2018年中国零售药店市场分析
时间:2019-06-27 08:40: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8年,全国地级市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元,同比增长4.2%。药品均价上涨是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2018年单件药品均价同比增长7.8%,但销售量有所下滑(见图)。
2018年,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的销售份额分别占到整体零售药店市场的43%和45%,其中处方药增速更快,同比增长6.9%。在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成药占据55%的份额,但增速缓慢,仅为1.2%。西药占零售处方药市场的74%,增速达8.1%,是主要的增长贡献来源。
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市场表现
41个重点城市监测数据显示,药品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一、二、三线城市,相较上年,三线城市的贡献力逐渐加大,可见药品企业正逐渐向广阔市场下沉渗透。本土企业是零售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占到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的76%,增长率为3.9%;跨国企业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不及本土企业,但是其以“加速度”取胜,增长率达5.0%。在零售处方药市场,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均在发力,本土企业占据65%的市场份额,增速为6.6%,一、二线城市是主要的增长来源。
数据显示,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排名前20的药品集团占据35.5%的市场份额,其中5家为跨国企业,占据7.5%的市场份额。41个重点城市对药品企业的贡献值均在50%以上;汤臣倍健稳居第一,扬子江药业集团增速最快。
主要品类的市场表现
在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的销售品类中,感冒咳嗽用药是最大的品类,占26.1%的市场份额;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补充剂居其次;镇痛类药物位列第三,但增速呈负增长。
从产品排名情况看,排名前20的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品类中,14个为中成药产品,西药产品和保健食品各有6个;仅有3个产品来自跨国公司,占2.7%的份额;本土产品增速为-0.3%,较上年下降幅度较大。
在零售处方药市场中,中成药仍是最大品类,占到25.6%的市场份额,但是增长放缓。心血管系统用药以及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类药物分列第二、三位。抗肿瘤和免疫类药物的增速最高。排名前20的药品企业占全国零售处方药市场的38.2%。
具体来看,排名前20的药品企业中,来自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产品数量平分秋色,正大天晴表现亮眼。排名前20的处方药产品榜单中,13个为跨国公司产品,占10.9%的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产品增速超过跨国企业产品。万艾可、立普妥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分别摘得处方药销售前三名。正大天晴的抗肿瘤药福可维首登榜单。血脂调节剂、糖尿病用药、抗血栓等慢病用药占据榜单多个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