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假冒分析师招实习生写研报,身份曝光于偶遇
时间:2022-06-27 07:01: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新财经6月26日电 (吴家驹) “一个实习生假冒券商分析师,骗来一群实习生帮他写报告,有人春节还在加班,10个月写了百万字!”
近期,这一刷屏金融圈的事件又有新消息。
24日晚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情况说明称,自接到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刘某在校外公司实习期间冒用公司员工名义招募实习生的举报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深入调查,分别向学生本人、举报人、实习公司多次进行情况了解和核对。目前,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辛苦工作大半年,竟是“假实习”
5月22日,一名学生(以下简称A同学)在某App上发帖,称自己遭遇了假冒的券商分析师,并被骗长达半年之久。
A同学自述,他于2021年7月在某小程序投递了一则“Top10券商”行研的实习,且很快收到了电话面试。面试结束后,一位自称GX(国信)证券公司军工首席H姓分析师的人添加了他的微信,并告诉他这是正式实习,且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
A同学表示,入职前他曾反复向对方确认是否为正式实习生、有无留有机会,均获得肯定答复。对方在2021年7月17日和他签订了“实习协议”和“实习安全协议”,同时还煞有其事地在签完合同的当天告诉他,从此他就算转为正式实习生了,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越来越察觉出事情的不对劲。
A同学表示,自己的录用函迟迟无法发放,这位“老师”对于开具实习证明也再三推诿,这使他开始产生怀疑并多次催问。同时,2021年12月,这位“老师”曾要求他提交答辩报告,并很快告知他答辩通过已获得留用。然而到了2022年3月,“老师”却以“公司临时缩招,卡本科学历”为由称无法录用。
A同学认为这一理由过于生硬,于是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求助,并联系到GX证券公司人力部门,却最终发现:这名“老师”的微信并非分析师所有,且公司并无他的实习及答辩记录。
至此,他才知道一直以来和他对话的“老师”,根本不是该券商的分析师!他大半年的努力完全付之东流。更严重的是,他作为应届毕业生,错过了重要的实习期。
真实身份曝光源于一次面试的偶遇
A同学发帖讲述自己的被骗经历之后,得到了一财经博主的转发,事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另一名被骗者(以下简称B同学)联系到了他。他这才知道,原来被骗的不止他一人。
据证券时报报道,B同学2021年5月28日也曾通过邮箱投递了国信证券公司军工行研实习申请。2021年5月30日,真正的H姓分析师添加了他的微信,双方进行了简短交流。然而巧合的是,2021年5月31日,B同学之后又收到另一名自称H姓分析师的人的“面试电话”,告诉他将在两三周内将他转为暑期实习生,且给他安排了任务。
然而2021年5月31日晚间,B同学在和真正的H分析师交流时,真正的H分析师表示需要与人力部门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达到入职要求,且表示没有给B同学安排过任务。
这让B同学意识到,给他安排任务的H分析师可能是个冒牌货。他随后用微信搜索对方的手机号码,发现对方微信名为“peterliu”。一周多后,真正的H分析师告知B同学,人力资源部门未能通过他的实习申请。B同学随后停止了工作,同时删除了冒牌“H老师”的微信。
不过,随后的一次偶遇,却让B同学确认了假分析师的身份。B同学参加另一家证券公司时,面试结束后,一名男子主动与B同学搭讪,询问他是否是公司新招的研究员。双方简单交谈后,B同学扫了这名男子的微信,竟赫然发现弹出的名称是“peterliu”,相同的头像,相同的名字。B同学赶紧点了“返回”,才免于被对方发现身份。
B同学立即向证券公司了解情况。2021年11月17日,证券公司相关人员打来电话,表示之前就怀疑“peterliu”行为不端,如今通过B同学的遭遇获得印证。B同学由此获悉,冒牌H分析师、微信中的“peterliu”的真实身份是:刘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生。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被骗的学生联系到了一起,随着信息的互换和多方的介入,真相的拼图也愈加完整起来。A同学还整理了多名同学的情况说明,梳理了刘某的行骗时间线。
有被骗的实习生因此错过了校招,又错过了春招。还有实习生原本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但因为这段存疑的实习经历,最终被取消offer。
刘某曾在多家券商实习
据证券时报报道,刘某曾在多家在券商实习。有实习生表示,自己在被骗的10个月里,累计完成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甚至大年初一晚上都在加班。随着事件的发酵,多家券商也纷纷发表声明。
国信证券5月25日发表声明称,近期发现有外部人员冒充公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招聘实习生。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谎称其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通过微信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在经过电话面试后告知对方学生被录为正式实习生,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并通过微信向对方学生发送了实习协议等文件,以假乱真。
国信证券公告据证券时报报道,被冒名的H分析师表示,刘某私下招的那些实习生,其实他一个都不认识。H分析师表示,曾有一家券商做尽调,向他求证某位被骗大学生的实习经历,他只能客观回复对方,对这位同学的“实习”经历没有印象。
H分析师在获悉刘某的不端行为后,曾经发短信警告对方,“当时我说你如果再这样,我肯定要走法律程序的。”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刘某,在没被揭露之前,也是同学眼中的优秀学生代表。6月8日,复旦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拟获得者名单公示中,本事件中的刘某赫然在列,随后该事件在网络平台发酵。
证券时报报道还指出,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2022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其解除了就业协议。而被东北证券解约了之后,刘某又接受了德邦证券的Offer。
然而,在得知此事后,德邦证券6月10日发布声明称,已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并于第一时间与该名同学所在母校-复旦大学取得联系。目前,校方已在积极调查核实中。
德邦证券的声明德邦证券表示,该名同学于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进入德邦证券研究所实习,目前尚未入职。得知此事件后,德邦证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校方调查核实。在校方反馈明确调查结论前,将暂缓该名同学的校招录用流程。
刘某辩称“把这些实习生拉上,是给他们一个新的机会”
A同学自述,他在5月23日就曾向复旦大学校长信箱举报刘某,同时受害同学也在5月30日直接联系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领导。
据证券时报报道,目前学院对刘某采取的措施包括取消优秀毕业生等。在更新后的优秀毕业生拟获奖者公示中,已将刘某的名字删掉。
“学院一贯重视立德树人工作,重视学生的品德表现,在相关情况调查核实完成后将根据校纪校规严肃处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24日晚间情况说明中强调。
图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网站有媒体根据学院工作人员的转述的报道显示,刘某称受骗的同学“不到10个”。刘某还曾向学院工作人员辩解称,每去一个新单位就把这些实习生拉上,是给他们一个新的机会。
而财经博主“大力如山”表示,他收到过不同学生关于不同骗子的爆料,冒充正式员工骗实习生的不止刘某一人。
除了上文提到的刘某曾实习过的国信证券和德邦证券,中金、广发、开源等券商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目前发现若干机构或个人,冒用公司员工名义,发布虚假实习机会。并表示,会对发布不实信息的机构和个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有网友留言:实习生骗实习生,不止复旦刘某,但应止于刘某。(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