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又是一个中English夹杂的留学生”
时间:2020-01-09 08:48: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 | Panopath过来人
ID | Panopath_liuxue
留学生12月放寒假回国,
朋友圈充斥满了
中国各地的美食,
可以说是很幸福了。
然鹅你有没有像PP小编一样,
回国竟然有那么
一点点的 小不习惯?
亲戚聚会,阿姨问我
“你学什么专业呀“
我说:“ CS专业”
众亲戚:“ CS是啥? ”
表弟:“我知道,
她是 学打枪的那个游戏的”
阿姨追问:“那你的课难不难呀?”
我说 “我们的 due还挺多的”
众亲戚:“ Due是啥? ”
我:“ Due就是 DDL的意思”
舅舅:“ DDL又是啥? ”
打翻一个杯子,
我:“ Oops"
我妈:“你‘屋’啥?”
不小心踢了桌底别人一脚,
我(想也不想) “ Sorry"
奶奶打一个喷嚏,
我(脱口而出)“ Bless you"
最后妈妈终于忍不住了
“ 宝宝,咱说话不带英文行不?”
天呐,在海外呆了一阵子,
感觉话也不会说了。
曾经小编也觉得
中英混杂的人很装逼,
但是出了国后回去
才发现已经成为习惯了。
因为在一个双语的环境中,
很容易养成讲话
双语转码(code-switching)
的习惯。
就不说专业了,
有些词就是不好翻译。
DDL,presentation,project...
因为日常都直接说英语
翻译过来就 怪怪的。
我有一个 assignment今晚 due
换成 我有一个任务今天晚上截止。
没内味
project翻译也很困难,
说 项目感觉像是
大老板那种几百亿上下的,
说 大作业感觉
他们get不到 紧迫性和重要性。
还有 group project翻译成
小组项目感觉也不对。
我: 老妈 我正在准备presentation 明天有个演讲
妈妈: 哇 那么厉害吗? 什么演讲呀? 多少人听呀?在哪里演讲?
这些词翻译成中文就怪怪的,
格外高大上了哈哈哈
有时候我们用英文
是因为“顺应”理论,
不需要动脑想对应的中文。
比如说“ low”
“这衣服好 low啊”
是可以脱口而出。
还有万能的“ interesting”
“你觉得我想法如何”
“ interesting”
翻译成中文可以是
“ 很好啊”“ 不咋行”“ 有潜力“...
但是”interesting“就简单很多。
“ social”这个词也很神奇,
翻译成“ 社交”感觉 很正式,
要打领带穿西装那种,
翻译成“ 聊天”又感觉
不能完全体现这个词的意思。
就、很、interesting。
别说是在美国
呆久了的中国学生,
在中国呆久了的外国学生
也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小编高中的外籍教师,
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
中文中“啊”的用法。
每次听到都特别出戏。
也有在中国留学的小哥发现,
回国说话不带“ 啦”不舒服。
不过,有些中英夹杂是习惯;
有一些中英夹杂就真的是
装逼犯啦
比方说十月份上热搜的
“江一燕体”
“午后,玻璃杯里的
red wine (红酒)
融化了冰雪,
radio (收音机)
里传来的老哥真美。”
“得知我的
visa (签证)
是一年有效,
便立即决定前往
Australia (澳大利亚) 。
从选择城市到
book (预定)学校
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与普通的中英夹杂不同,
江一燕体在英文后面,
还会加简单翻译或者生词解释。
很多网友表示,
这样真的很作
不过更多的网友则是用“江一燕体”
来嘲笑她:
除了江一燕体,
还有一种操作,
明明是英文,
但只有中国人能懂
我们称之为
新世纪假英文
How made winds=好美的文字
See fan need winds=喜欢你的文字
Share see low= 学习了
Holy high=好厉害
Knee shall knee money=你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