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一个步兵师打不过一个步兵营!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时间:2020-01-14 21:09: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抗战后期,按道理说,应该是越打越强,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1个师打不过日军1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的情况呢?实际上从整体来看,确实,很多部队都是越大越弱了。首先就是,在抗战初中期,基层军官损失太大。
如果包括,本校毕业生约4万、分校加各种短期班次约20余万。王鼎钧先生在《从八年抗战念黄埔先进》一文中记载为黄埔军校一共大约造就了30万毕业生,大约15万人作战阵亡。
也就是说,黄埔系军官阵亡了一半,还不算负伤。而军队总数却从1937年的200多万,发展到了1944年的500多万人。可见,合格的基层军官,比例已经非常低。另外就是武器消耗太多,到了抗战后期,从德国,捷克,苏联购买的武器弹药,已经基本消耗殆尽。
美国援助武器主要保障远征军,国内部队一直到1945年以后,才陆续开始发放。我们以王牌师第36师为例子,他们最早是德械师,后来又装备有苏械,到了1945年以后,还成为了远征军美械师。
在淞沪战役,第36师有,步枪4876支,轻机枪351挺,山野炮18门,迫击炮24门。在武汉会战,第36师有步枪2986支,轻机枪176挺,迫击炮22门,山野炮为0。到了滇西怒江作战时期,有步枪2420支,轻机枪178挺,迫击炮18门,山野炮为0。
到了远征军反攻阶段,第36师,有步枪1784支,轻机枪156挺,迫击炮62门,山野炮为0。我们可以看到,第36师的炮兵实力,机枪实力和步枪实力,都在严重下降,幅度超过了一半。
而第36师还是嫡系王牌部队,在补给方面,是有优先权的。至于其他的普通部队,各方面下降幅度,则更大。而且,由于后勤落后,缺乏汽车等交通工具,如果进行战役级战斗,比如第湖南会战当中的第66军,只能,每个月只有10天吃干饭,其余20天都是喝粥,菜就更谈不上什么了。
而且,很多师,按编制,确实应该有1万多人,但是实际上,就只有三四千人。在1940年6月,白崇禧说:今日所有各师皆缺额三千上下,全国缺额达七十万,建议师与师归并,以充实小单位。
1943年9月,第3战区报告,现在每师平均仅五千人。1944年11月,白崇禧报告广西军队“缺员太甚,号为一军,人数不及一师”。另据同期徐永昌日记:“有某集团军所辖二军,计四师,照编制应约有五万人,据报缺额至三、四万。”缺额原因,很大程度就是逃兵非常严重。
这样一个缺乏武器,缺乏后勤,人员缺额严重,又缺乏合格基层军官的步兵师,在战场上,有时打不过日军1个步兵大队的事情,也就出现了。毕竟,日军1个步兵大队有1000多人,还有70毫米步兵炮,迫击炮,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