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即兴主持的能力?——即兴主持复盘
时间:2020-01-26 10:56: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今天的复盘,会和平日里的写作风格有所不同,在我看来,复盘就要简单、直接、到位,减少不必要的修饰和引导。接下来,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故事背景:
今天在启航AACTP培训师中文俱乐部的即兴演讲环节担任主持人,在主持过后小川叔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根据当时沟通后的速记笔记,我罗列出了近10个毛病,复盘中,我把它们归纳为4大基本原则,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避免掉入类似的坑,毕竟成功各有各的特色,而失败往往都是如出一辙。
一、提前确认好规则,是基本角色操守
在开场主持不久,我就犯了一个不自知的错误,我把每个即兴选手发表演讲的时长由2分钟说成了1分钟,可能是因为之前已经参加过6次活动了,自认为是比较熟悉的,所以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
尽管选手演讲的过程中有时间官负责倒计时,我说的规则并没有对活动的推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下面还有很多老头马会员,他们会怎么想?认真留心的观众也会满腹狐疑,他们会怎么想?
“这哥们有点不专业啊.....”
什么叫专业?在我看来它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你到底配不配。
不配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我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并没有询问专业人士,即兴主持应该做哪些必要的事情。
主持过程中并没有提醒大家要刻意使用每日一词,在后续的活动中还是老会员主动使用的,每当想到这里我就感到特别的羞愧。
事后我也问自己,为什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答:我本身也不是高级的人啊。
尽管之前参加过6次活动,但是都可以用“走马观花”来形容。正如《夏洛克.福尔摩斯》中所说的:“你只是在看,却没有观察,这有很明显的差别......”
二、即兴主持的重点,不在即兴而在于主持
演讲中,选手、观众、主持重要顺序如何排?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
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根本理解上面就出现了问题。这就导致我们具体执行的时候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
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了舞台的主角,尽管我的出发点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以下行为出卖了我自己:
第一,每个嘉宾的上下台过程中,我都努力地进行即兴发挥去串场,观众是笑了,但是选手的存在感却变低了。
第二,我并没有在开场的时候让大家去记住他们的名字,在他们分享完毕自己在白板上面写名字的时候,我也仅仅是让观众把掌声送给他们,却没有提及他们的名字。
我努力地想如何串词,无形间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身上,没有去用心关注选手个人。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们推到了舞台边缘,与其说他们是即兴选手,还不如说我把他们当成了展现我个人能力的“实体道具”。
什么叫即兴演讲主持?前面的“即兴演讲”是他们做的,后面“主持”二字才是我应该干的,而我今天把这两个都抢到自己手里。
三、主持和演讲并没有固定的语速,需要根据场合进行灵活调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语速快,有的人语速慢,这些都不重要,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是根据场合的不同,我们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比如在主持晚会的时候,你的声音更应该偏慢速一些,这样显得庄重沉稳;比如在主持一些娱乐节目的时候,你的语速可以快一些,这样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说话快的人,让听众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呢?
这不是他语速的问题,而是他缺少节奏感的把控,缺少抑扬顿挫,始终以一个语调进行快速说话,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进而呼吸困难。
我今天语速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呢?不仅语速快,还经常出现卡顿,这才是最致命的,这就像是一辆极速赛车在横陇地里跑,迟早要翻车。
四、演讲紧张感始终都在,看你如何看待
曾经我幻想着完全消灭自己上台的紧张感,后来才发现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还记得有一次和某深圳俱乐部的主席进行即兴辩论环节,对方可谓是身经百战,但是在辩论结束相互握手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她的手竟然也是凉的,这让我心理平衡了不少。
再后来,我看了《微习惯》的作者在书中说道她的经历,尽管她曾经登上过TED,在全世界每年进行上百场分享,但是每次演讲过程中,她依然经常出现脸红心跳的情况,为此她曾一度苦恼。
后来她查阅了各种相关的心理学资料才发现,原来紧张和兴奋在生理反应上来看,是一套生理机制。
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你紧张的时候,你确实是在紧张,可是当你把这种状态当作兴奋的时候,你便是兴奋,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不一样的观点,可以瞬间把你切换到迥然不同的境界中去。
今天的我可以说是两种视角不停地切换,左右摇摆,以至于我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看来对这种身体生理状态的把控,我还没有完全进入驾轻就熟的境界,未来,这也是我要去可以练习的方向。
最后感谢小川叔(手动红心特效),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对我提出的很多小白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回答,再次感谢。
希望下一次的见面,我的表现会更加符合您的期待,毕竟我也算是您的一个学生了不是。谨以此文,略表诚意。
本文为【刘逐风演讲】在其他平台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