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诊疗最新进展
时间:2023-09-07 17:05: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这一概念于1970年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定义为是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由一些对健康皮肤不产生不适反应的刺激(如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而引发的皮肤瘙痒、烧灼、刺痛、紧绷感等症状,伴/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且需要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这些症状可以出现在以面部为主的身体任何部位。
流行病学
敏感性皮肤在皮肤科常见,过去的数十年里,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全球范围内,男性敏感性皮肤的患病率约为40%,女性为60%,提示其发病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人群发病率有所不同。
2017年,一项针对法国5000名受试者的研究显示,35岁以下人群患敏感性皮肤的比例高于35岁以上人群。地理环境及文化因素等对发病率也有影响,在欧洲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了文化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对欧洲8个国家的500名受试者敏感性皮肤调查显示,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80%~90%的受试者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同样的调查问卷,在比利时、德国、希腊、瑞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其患病率为60%~70%。
中国于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北京等城市进行的一项基于社区的调查研究显示,调查样本总体发病率13%,其中男性平均发病率为8.62%,女性为15.93%。另一项408名中国女性参与的调查研究中,2%的受试者认为自己的皮肤“非常敏感”,5%“中度敏感”,16%“轻度敏感”。此外,皮肤类型不同,其发病率也有所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我们在评估敏感皮肤时,通常将重点放在面部,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个体对于不同部位皮肤的敏感性有不同的认知,外阴皮肤的敏感性也受到了关注。此外,同样是面部皮肤,不同解剖区域皮肤的敏感度不同,鼻唇沟是面部最敏感的区域,其次是颧骨隆起、下颌、前额和上唇。Saint-Martory等发现手、头皮、脚、脖子、躯干和背部敏感度较面部敏感度依次下降,此外相当多的人头皮皮肤敏感。
诱发因素
敏感性皮肤的不适感可被多种内外源性因素诱发,研究人员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了部分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具体如下:
①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气候(温度变化、热、冷、潮湿、风、日晒、季节交替、衣物材质等;
②化学因素:化妆品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包含有肥皂、爽肤水、洁面乳、保湿霜、香水、彩妆、除臭剂、止汗剂、防晒霜等。同时,还包括毛发护理剂,如染发剂、啫喱、洗发水等。此外,还包括衣物清洁剂、房屋清洁剂、水质、污染物以及吸烟等因素;
③心理因素:如压力、抑郁、情绪化等也易诱发或加重敏感性皮肤;
④其他因素:除此之外,干性或油性皮肤、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病史、女性以及浅色皮肤类型是增加敏感性皮肤风险的主要因素。
发生机制
在内在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感觉神经传入信号增加,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引发皮肤免疫炎症,导致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皮肤屏障的变化包括角质层变薄及其水化程度降低、神经酰胺减少、中性脂质增加,鞘脂质减少及汗腺增加。经表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mal water loss,TEWL)的变化可提示皮肤屏障的受损程度。
研究发现,在非激发状态下敏感性皮肤人群较非敏感性皮肤人群的TEWL升高;刺激诱发下TEWL较非刺激诱发时升高。此外,高基线水平TEWL与激发后TEWL明显上升相关。角质形成细胞也表达多种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上的感觉感受器,如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家族的受体,包括瞬时受体电位1(TRPV1),它是痛觉、热的主要转导器之一,也参与瘙痒的转导,以及热传感器-瞬时受体电位4(TRPV4)。
虽然TRPV1和TRPV4均由感觉神经元和角质形成细胞表达,但最新研究表明,TRPV1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特异性和选择性激活足以引起疼痛。同样,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TRPV4的靶向激活会引起瘙痒并导致抓挠行为。感觉神经功能紊乱还表现为表皮神经支配增加、神经感觉输入增强、TRPV1表达上调、与辣椒素敏感性有关的TRPV1的遗传变异等。
此外,敏感性皮肤的发生可能与肌肉收缩/舒张过程的异常相关。真皮网状层及皮下组织中可见面部皮肤的横纹肌纤维及立毛肌。与非敏感性皮肤相比,敏感性皮肤的肌动蛋白连接肌球蛋白横桥,具有更为紧密的排列,提示敏感性皮肤中有更多的收缩横桥状态。敏感性皮肤中肌肉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以及肌肉结构相关。肌肉的舒张与收缩需要通过磷酸肌酸水解、无氧酵解或氧化代谢等途径进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再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是其氧化代谢的主要底物。
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也在敏感性皮肤中表达下调。敏感性皮肤储存的ATP显著低于非敏感性皮肤,肌肉缺乏ATP导致异常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乏力和疼痛。因此,涉及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下调可以引起更低的ATP水平,进一步导致敏感性皮肤的异常肌肉收缩及疼痛。
评价方法
敏感性皮肤的评价方法较多,目前主要分为主观评价、半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根据可能诱发相关症状的影响因素来制定评估内容。这一方法以主观感觉评价为依据,适用于大样本量数据的收集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半主观评价:通过化学探头试验进行,包含常用的乳酸刺激试验、辣椒素刺激试验在内的多种检测方法,均通过将相关化学物质涂抹于皮肤来观察受试者反应进行评价。如:乳酸刺激试验将一定浓度乳酸溶液通过棉签涂抹在受试者的鼻唇沟或面颊处,分别在0、2.5、5、8min时询问受试者的刺痛感觉,按照4分法评分,刺痛感累计3分者记为乳酸刺激阳性,尽管这一类方法通常被认为是最合适、快速且易于操作的方法,评价结果也较为准确,但主观因素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且可能会造成皮肤刺激;
客观评价:主要通过仪器检测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评价皮肤屏障的受损情况,采用血流量值、a*值(描述从红色到绿色范围内的皮肤色度)和血红素可评价皮肤的血管反应性,根据电流感觉阈值可评价神经源性SS的神经敏感度,此外,表皮中“蜂窝状”结构的深度也可用于评价敏感性皮肤。
治疗方法
敏感性皮肤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适当的药物及医学美容治疗有助于减轻其临床症状。
健康教育: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尽可能避免各种触发因素,如:日晒、进食辛辣食物、饮酒、情绪波动、密闭的热环境等,避免过度使用化妆品。护肤品应以修复皮肤屏障为主要功效,禁用剥脱角质产品,适度清洁,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敏感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减少,对物质通透性增加而易诱发皮炎,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抑制剂和保湿剂是改善敏感性皮肤的常用有效制剂。
药物及医学美容治疗:针对敏感性皮肤的诱因可应用TRPV1拮抗剂、μ阿片样受体激动剂以降低升高的神经敏感性,从而改善烧灼和刺痛感。应用医学护肤品可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而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低强度激光及光疗等均有助于减轻敏感性皮肤的炎症反应。对热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过低温物理作用,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如冷喷等。
同时,红光和黄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还可以在恢复皮肤屏障的基础上进行强脉冲光或射频强脉冲光治疗,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对于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
小结
皮肤屏障的稳定与否在敏感性皮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面部神经功能紊乱与肌肉收缩异常等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修复皮肤屏障、合理使用药物、激光等治疗方法被认为可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屈欢欢,高琳.敏感性皮肤的诊疗新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3):193-196.
[2]何黎,郑捷,马慧群.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1-4.
[3]何黎. 临床敏感性皮肤处理策略[J]. 国际皮肤性病学 杂志,2015,41(3):141-142.
[4]丛林,廖勇,杨蓉娅.敏感性皮肤治疗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140-144.
[5]更多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