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如何诊断?
时间:2024-07-04 23:01: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患者病史
女性,63岁;自觉右乳一肿物,疼痛,活动度好,无乳房局部皮肤破溃红肿,无乳头溢液。
影像检查
【超声】右乳1点钟:28.7×16.0×22.0mm团块,水平位生长,呈不规则形,边缘成角,内部低回声,分布不均;CDFI示边缘和中央区域见较丰富血流信号,拟US-BI-RADS 4C类。
大体形态
“右乳肿物”乳腺组织一块,大小4.3×3.5×1.8cm,切面见一肿物,大小2.2×1.5×1.5cm,灰白色,质中,界不清。
镜下形态
最低倍镜下见肿物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脂肪组织,局部可见深染区域。
肿瘤细胞呈岛屿状、巢团状、实性片状分布。
实性成片的肿瘤细胞中见纤维间隔,细胞相对比较密集,在细胞巢间可以看到一些腔隙。
细胞形态较一致,异型性较明显,细胞岛中腔隙内有一些粉染物质。
最高倍镜下,细胞大小比较一致,核圆形、卵圆形,核大、深染,可以看到核仁,胞浆相对较少。
核分裂象易见。
实性片状、岛屿状的肿瘤细胞中间隐约可以看到一些腺管样结构,腔内含有粉染的无定形物。
细胞异型性比较明显,核大,核仁可见,可见腔隙样的结构。
在实性巢的边缘,可见一些筛状、肾小球样的结构。
筛状结构腔隙内有粉染的物质,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
中倍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筛孔周围仿佛还有一些胞浆透亮的细胞。
最高倍镜下肿瘤细胞相对实性片状、岛屿状的区域异型性小,核仁不明显,胞浆较丰富。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结果汇总
阳性标记
CK7(+),CD117(+),CK5/6(+),GATA3(小灶+),EGFR(部分+),SOX-10(+),E-Cadherin(+),P120(膜+),P63(肌上皮+),S-100(+),Ki67(热点区40%+)
阴性标记
ER(-),PR(-),AR(-),Her2(1+)
最终诊断
“右乳肿物切除标本”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实体型腺样囊性癌。
乳腺腺样囊性癌
定义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侵袭性癌,主要由上皮和肌上皮组成,排列呈管状、筛状和实体状,可伴有嗜碱性物质或基底膜样物质,通常有MYB—NFIB 基因融合。
ICD-0编码:8200/3
流行病学
-
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0%,最常累及腮腺、颌下腺和小涎腺
-
乳腺腺样囊性癌相对较少见,约占全部乳腺肿瘤的0.1-3.5%
-
常发生于老年女性,男性或青少年偶有报导
-
可发生在乳腺任何象限,乳晕后区发生率较高
-
多为单灶,也可多灶
-
来自唾液腺、泪腺和乳腺的ACC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临床行为和治疗反应方面存在根本差异。
大部分报导乳腺原发的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表现良好,呈惰性生长,极少发生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好,而唾液腺等其他器官发生的ACC预后较差。ACC死亡率的主要预测因素之一是神经侵犯,与头部和颈部解剖区域相比,乳腺的整体神经支配较少,与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的整体距离更大。
组织学特征:
-
三种排列方式:筛状、管状、实体状
-
两种细胞:腺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基底样细胞
-
两种腺腔:真腺腔、假腺腔
-
两种基质:黏液样基质、基底膜样物
真腺腔样结构:管腔上皮细胞围成,腔内含PAS阳性的嗜酸性黏液分泌。
假腺腔样结构:周围间质陷入肌上皮细胞巢之间,形成不规则的空间,称为假腔。假腔内含有黏液样物质(阿新兰(pH2.5)染色证实)或由基底膜物质构成的嗜酸性小球(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阳性)。
左图:筛状腺样结构内黏液样物质,黑色箭头示含有基底膜样物质的假腺腔;右图:箭头示基底膜物质构成的嗜酸性小球,星状标记为含有粘蛋白的腺腔。
细胞结构特征
真腺腔:立方状腺上皮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圆形,可见小核仁。
假腺腔:基底样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
真、假腺腔周围有肌上皮分化细胞围绕,胞质双嗜性或透明,核不规则。
间质特征
间质可见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黏液样变或软骨样变。
亚型
1、经典型腺样囊性癌
-
通常为筛状型和管状型。
-
缺乏明显的核异型性和坏死,核分裂非常低。
-
罕见病例可伴有皮脂腺或鳞状分化。
肿瘤主要呈筛状小管状生长,腺腔内含有淡蓝色的黏液物质或者基底膜样的物质
图为WHO中腺样囊性癌伴有皮脂腺分化
2、实性-基底样型腺样囊性癌
乳腺肿瘤第五版WHO中,SB-ACC被描述为基底细胞样的实性巢,具有明显的核异型性、高核分裂计数和坏死。
A图可见实性排列的肿瘤细胞巢中存在腺样囊性癌的灶性特征,肿瘤细胞基底样,有明显的异型性。C图也可见基底细胞样的细胞,异型性比较明显。
浸润性生长,实性细胞巢
形态不规则的细胞,胞浆稀少
坏死
神经侵犯
腺样囊性癌组织学分级(Perzin/Szanto系统):
Ⅰ级:管状、筛状或混合型筛管状
Ⅱ级:纯粹的筛状,或伴有30%以下的实性成分
Ⅲ级:伴有30%或以上的实性成分
什么时候诊断SB-ACC:
以实性生长模式(>90%)和基底样外观为特征,具有黏液样或透明基质。肿瘤岛内存在导管,有时可见小囊肿和假腺体结构。
3、腺样囊性癌伴高级别转化
腺样囊性癌区域向高级别肿瘤区域过度,这种过度并非都是骤然的
图为泪腺经典型腺样囊性癌伴有腺癌,NOS转化,右图可见在低级别区域ki67非常低,而高级别区域在90%以上
经典型腺样囊性癌向高级别的腺癌转化,左为ki67,右为p53蛋白
A图为筛状的经典型ACC向肉瘤样成分转化,同时伴有实性的区域;B图肉瘤样成分由排列成模糊束状和片状的多形性梭形细胞组成,表现出明显的核异型性和核分裂象;C图为经典型ACC。
ACC伴高级别转化与ACC Ⅲ级的比较:
免疫组化:
通常不表达:ER、PR、Her2
上皮表达:CK7、CK8、EMA、CD117
肌上皮表达:CK14、P63、CK5/6、calponin、S-100
黏液及基底膜样物质:PAS+/AB、Ⅳ型胶原、laminin
MYB蛋白(大部分+)
CK7
CD117
胶原Ⅳ
实性-基底样型ACC的肌上皮表达如何:
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09例腺样囊性癌的肌上皮分化,包括38例筛状、35例实型和36例管状亚型。结论是,腺样囊性癌的实体模式显示出肌上皮分化的丧失,并与更具侵袭性的行为和不良的预后相关。
分子改变:
染色体易位:t(6;9)(q22-23;p23-24)
MYB-NFIB 融合基因,或较少以MYBL1 -NFIB 融合或MYB 基因扩增为特征。
SMARCA5、SF3B1、FBXW7、FGFR2、MTOR 突变及NOTCH1点突变。
鉴别诊断:
1、筛状癌
(Cribriform carcinoma)
-
90%以上肿瘤呈筛状或有窗孔的细胞岛,浸润在间质内,类似DCIS的筛状结构
-
低级别的核,核分裂象少
-
特征性表达ER、2/3以上表达PR,通常无Her2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
-
浸润性肿瘤细胞巢周围缺乏肌上皮围绕
2、基底样型乳腺癌
(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
-
与ACC免疫表型一致,ER、PR、Her2不表达, CK5/6+,EGFR+/-
-
推挤性或膨胀性生长
-
弥漫或实性片状排列,缺乏筛状及管状结构
-
肿瘤细胞高度异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
-
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
地图状坏死和/(或)中心纤维灶
3、实性乳头状癌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
纤维血管轴心的存在
-
肌上皮层可能局部存在于外周或完全缺失
-
它们可以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SYN+)
-
通常ER弥漫强阳,CK5/6阴性
4、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
高级别肿瘤
-
细胞单一、体积小,核深染,核浆比增高,胞质稀少,核仁不明显,可伴有坏死
-
通常表达ER、PR,缺乏Her2蛋白过表达
-
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CgA、SYN、NSE)
-
细胞核局灶可以表达TTF1
腺样囊性癌临床预后
经典型ACC:预后较好,根治性手术切除通常可治愈。
实性-基底样型ACC:可能具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风险,但整体生存时间仍较长。
ACC伴高级别转化:非常罕见,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及书籍: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22 Nov;179:103792. doi: 10.1016/j.critrevonc.2022.103792
WHO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Tumours. 5th Edition
Int J Surg Pathol. 2016 Apr;24(2):97-102. doi: 10.1177/1066896915606973
Perzin KH, Gullane P, Clairmont A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 arising in salivary glands: a correlation of hist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course. Cancer Am Cancer Soc 1978;42(1):265–82. /2012 Jan;226(1):84-96. doi: 10.1002/path.2974
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2 Oct;74(Suppl 2):2599-2606. doi: 10.1007/s12070-020-02277-y
Am J Surg Pathol. 2007 Nov;31(11):1683-94. doi: 10.1097/PAS.0b013e3180dc928c
Head Neck Pathol. 2020 Dec;14(4):1094-1104. doi: 10.1007/s12105-019-01120-3
Am J Surg Pathol. 2007 Nov;31(11):1683-94. doi: 10.1097/PAS.0b013e3180dc928c
Ann Diagn Pathol. 2016 Jun;22:12-7. doi: 10.1016/j.anndiagpath.2016.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