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萍医师:惊心动魄 险象环生-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

时间:2024-09-09 10:00: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感染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可导致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约500种以上,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针对种类繁多的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明确病原基础上开展精准抗感染治疗是获得良好救治的关键。

在“龙城感染云查房”第六期中,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张燕萍医师分享“惊心动魄 险象环生-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病史资料

1 基本信息

患者,男,67岁,主诉:发热、乏力1周,于2021年10月12日就诊。

2 现病史

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未测),全身疲乏无力,无其余伴随症状,自服“感冒药”,无缓解。2024年10月11日卫生院血常规:WBC 0.6×109/L,N 64%,HB 128 g/L,PLT 71×109/L。

3 入院情况

2021年10月12日 15:00入院,症状:发热、乏力;体征:T:37.5°C(腋),球结膜轻度充血,其余无特殊。既往: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可。

4 入院急查

患者入院急查血常规,WBC 0.58×109/L,PLT 64×109/L,C-反应蛋白2.34 mg/L。完善脏器功能评估,肌酸激酶6350 U/L,肌红蛋白664.87 ng/mL,肌钙蛋白0.10 ng/mL。

病例特点-入院诊断

1.发热

2.白细胞减少

3.血小板减少

4.心肌损伤

白细胞减少可能原因:

1.感染

细菌:如伤寒、结核等。

病毒: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

立克次体、原虫感染:如斑疹伤寒、疟疾等。

2.理化因素

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毒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射线:长期暴露于X射线、γ射线等。

3.血液疾病

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无效造血。

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4.免疫性疾病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RA(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脾大

脾功能亢进可能导致白细胞破坏过多。

血小板减少可能原因:

1.感染

细菌: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病毒:如登革热、HIV等。

2.药物、射线

与白细胞减少相似,药物和射线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3.血液疾病

与白细胞减少中的血液疾病相同,如再障、MDS、白血病、淋巴瘤等。

4.免疫性疾病: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多。

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

SLE:同白细胞减少中的SLE。

5.脾大

与白细胞减少相似,脾大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结合患者发病特点,其发热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病因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

治疗过程

1 初步处理

完善感染相关检查、免疫及骨髓穿刺检查,评估脏器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感染、预防出血及脏器保护措施。同时,针对白细胞减少,应采取升白细胞的治疗措施。

2 完善检查

1.血常规:WBC 1.7×109/L,N 74.7%,HB 131g/L,PLT 56×109/L,白细胞回升,血小板进一步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不高。

2.炎症指标:血沉4mm/h,C反应蛋白2.78 mg/L,降钙素原0.683 ng/mL,IL-6 64.32 pg/mL。

3.脏器功能: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473.0 U/L,谷草转氨酶1355 U/L,乳酸脱氢酶1576 U/L,肌酐82.6 μmol/L。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 0.97 ng/mL,肌红蛋白>4144 ng/mL;提示多脏器损伤。

4.自身抗体检查均阴性初步排除自身免疫疾病。

5.骨髓穿刺:增生尚活跃骨髓象,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初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病例特点

该67岁男性患者急性起病,伴有低中度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正常。出现心、肝、肾、凝血功能损伤,提示多脏器受累。

结合茅山地区背景,倾向于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已送检标本至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测。同时,不排除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需等待实验室结果以明确诊断。

3 治疗方案

使用病毒唑抗病毒、甲强龙抗炎、静丙增强免疫力、白蛋白补充营养、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头孢曲松抗感染、泊沙康唑抗真菌、异甘草酸镁护肝、泮托拉唑护胃,并补充维生素K1。

4 病情变化

治疗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10月13日凌晨出现烦躁不安,不排除有病毒性脑炎,完善头颅、胸部、腹部CT,无明确提示,腰穿未成功,给予咪达唑仑镇静。10月15日,患者出现房颤,给予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同日,市疾控回报:大别班达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综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明确。

10月17日

患者体温仍有反复,神志无改变,烦躁不安,监测血肌酐进行性上升至302umol/L,尿量逐步减少,因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咳血痰于10月17日转入ICU,转入时患者心率显著增快至164次/分,血压为162/97mmHg,血氧饱和度低至68%,呼吸频率高达35次/分。口鼻腔可吸出淡血性痰液,双肺呼吸音低且伴有明显的湿啰音。

胸部CT检查显示两肺存在多发渗出影,考虑肺部炎症或感染。随着病程发展,患者肾功能逐渐受损,表现为尿量减少,容量负荷增大,进而引发急性肺水肿。同时,心肌损伤严重,心功能不全,提示急性肺水肿的重要诱因。患者处于严重感染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需高度警惕肺部感染的可能。

治疗在原有基础上,头孢曲松调整为美罗培南,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加强利尿,控制心室率。

经治疗后,刺激后有反应,开始有自主呼吸,呼吸机参数下调,体温低热为主,心率回降,肌酐回降。

10月21日

患者体温再次上升,同时黏痰增多,查血常规:WBC 7.4×109/L,N 78%,HB 120g/L,PLT 142×109/L;G试验 168.1pg/mL,GM试验1.6 ug/lL,均明显升高,不排除真菌感染。

10月22日

患者粘痰增多,体温波动。完善床旁胸片,右中肺野、左上肺野外带见斑片状密度影,境界模糊,患者病初有粒缺,激素使用,曲霉感染高危人群,高度提示肺部曲霉感染。

图片

10月23日

痰真菌培养提示为曲霉菌感染,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明确。泊沙康唑调整为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更多分布于肺泡,在初期未发生侵袭时,孢子主要集中于肺泡,也因此该药物更多用于感染的预防。

伏立康唑在肺部组织,肺泡和上皮衬液中有广泛的分布,尤其ELF,也因此该药物作为侵袭性感染的治疗药物的首选。

ICU两周后转出

神志恢复正常,逐步能正常活动,体温基本正常,无咳嗽、咳痰等,炎症指标、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出院继续口服伏立康唑。复查胸部CT,肺部病灶较前吸收,后续随访患者病情平稳。

上一篇: 研究证实:只需做这种轻度运动,就能有效改...

下一篇: 专家论坛|刘成海: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管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