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发教授组稿|庞冲:电磁导航定位技术—使多发肺小结节各个击破

时间:2024-11-16 07:03: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新辅助免疫治疗在胸外科领域正受到广泛关注,尽管目前尚存在一些未解之谜,但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显著益处。对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够提高他们获得手术机会的可能性。在肺小结节的肺段切除手术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外科提出了“动脉先行——以动脉为核心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技术对于肺段切除手术的重要性,它能够使手术过程更加简单和准确。此外,在肺小结节的定位方面,该中心已经完成了近千例磁导航定位切除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期「专家组稿」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庞冲教授共同分享《电磁导航定位技术——使多发肺小结节各个击破》,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近年来随着临床胸部CT的普及,胸部小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肺磨玻璃结节被发现。对于一些结节,手术依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困难。如何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精确的定位,尽可能少的切除肺组织,保留肺功能,成为了胸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电磁导航技术(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集现代电磁定位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和三维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可以解决大部分肺部小结节的临床定位难题,能做到:

1)精准定位:对肺部磨玻璃结节、周围性肺部微小结节进行术前定位。

2)辅助精准切除:在外科治疗“微创化”的大背景下,电磁导航技术能够助理肺部结节的精准切除。

有人担心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其实大可不必。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为手术定位,不仅会让切除更准确,还能让手术更安全。它不会为手术带来附加的风险,同时提供了另一层安全保障。使用电磁导航技术精准定位的流程非常简单,但也需要医生的妙手。让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完成麻醉,通过电磁导航实时引导,推送由定位导线引导的延长鞘管至病灶附近,一般几分钟就可以抵达既定位置,于此处打入染色液,通过颜色进行病灶位置的标记,这样就已经完成了快速精准定位。

电磁导航技术操作流程如下:

1) 术前提取CT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勾勒病灶位置,形成手术路径。

2) 术中磁导航床上再次配准,确保重构后的CT三维重构图与病人即时的实际肺部结构高度吻合。

3) 定位导线实时引导气管镜或延伸鞘管抵达病灶部位。

4) 抽出定位导线,保留鞘管。

5) 注入吲哚箐绿进行结节定位。

6) 胸腔镜进行结节切除

电磁导航技术的优势

在引入电磁导航技术之后,尽可能的避免了既往术前CT引导下金属针穿刺定位带来的胸痛、咳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对于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结节,提供了另外一种安全、无痛、精准的定位方式,大大缩短了术中探查的时间。对于患者而言,减轻了既往穿刺定位后固定体位等待手术的心理焦虑。此外,电磁导航技术可以协助术者更加精准地进行肺部病灶切除,在保证切缘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肺组织,能够大大减少手术创伤,促进心肺功能及身体其他各项功能尽快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该技术的应用给很多既往术前不能精准定位而错失手术机会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高龄、体弱、多发结节的患者尤其获益明显。

我院引入该项技术后,完成电磁导航定位手术900余例,率先研发出多点立体定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电磁导航定位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使多结节患者一次清除所有结节成为可能,累计完成5个以上结节的患者150余例,单次最多定位8个结节,患者术后恢复快,尽可能的保留患者肺功能,给多结节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主编评语

目前肺结节成为胸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对于一些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如何精准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成为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一些传统定位方法有咳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对多个结节定位困难。我院引入电磁导航技术后,完成电磁导航定位手术近千例,并率先研发出多点立体定位方法,使多结节患者一次清除所有结节成为可能。

上一篇: Arthroplast Today:较多...

下一篇: 腰硬联合麻醉的“另类”注意事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