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人离发病仅一步!2023糖尿病前期指南:符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风险人群分层管理
时间:2023-07-04 21:17: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糖尿病前期可以被认为是分水岭,如出现则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和痴呆症等的风险增高。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疾病发生的关键。
近期,《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旨在进一步强化预防糖尿病的理念,明确应该重点干预的人群和干预措施。本文我们对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糖尿病前期的危害、糖尿病前期的防治方面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整理。
一、糖尿病前期定义及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前期是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包括IFG、IGT以及IFG+IGT三类人群。此外,本共识更新推荐,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该共识基于WHO 1999和ADA 2022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制定了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二、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
中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升高,患病人群数量庞大,糖尿病前期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改变、超重或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增加等。
一项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按WHO 1999标准,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约1.48亿人),其中IFG、IGT以及IFG+IGT患病率分别为3.2%、11.0%以及1.9%。此外,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老龄化:多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此外,该类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接近或超过50%。
-
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改变: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久坐、大量高热量快餐饮食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前期流行的生活因素。
-
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增加: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2015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或肥胖率持续上升,≥18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达50.7%。此外,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体重指数(BMI)<25 kg/m2、25 kg/m2≤BMI<30 kg/m2及BMI≥30 kg/m2三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33.0%、38.9% 和43.1%。
-
血脂异常患病率增加:血脂异常(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脂毒性可以促进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发生;在经过为期6年的随访后,基线水平空腹甘油三酯高的受试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
三、糖尿病前期危害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症、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进展为糖尿病。中国大庆研究显示,若不进行干预,每年约有7%的IGT个体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30年后糖尿病的累计患病率为95.9%。糖尿病前期主要与下列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
心血管疾病:一项包括53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IFG和IGT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复合终点事件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26倍和1.30倍、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8倍和1.20倍、卒中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7倍和1.20倍、全因死亡相对风险分别为1.13倍和1.32倍。
-
微血管病变:美国的一项营养调查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为17.7%,而在一般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仅为10.6%。
-
肿瘤: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患肿瘤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
痴呆症:基于社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较高的葡萄糖水平与痴呆症风险增加相关。
-
抑郁症:中国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抑郁症患病的相对风险增加11%(优势比:1.11)。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糖尿病前期干预原则为:应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进行分层管理。具体包括:
-
极高风险人群:HbA1c>6%者;
-
高风险人群:IFG+IGT人群(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或者单纯IFG或IGT合并1种及以上的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
低风险人群:单纯的IFG或IGT人群。
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石并贯穿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的始终。低风险人群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考虑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是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推荐糖尿病前期人群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并进行每周>150 min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糖尿病前期人群主要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医学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
医学营养干预:建议合理平衡膳食。糖尿病前期人群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此外,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摄入富含多不饱和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食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此外,限盐、限酒。
-
运动干预:本共识推荐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并增加静息运动,避免久坐。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量力而行,结合自身情况适时调整。每周有氧运动应至少5次、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 min。有氧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医疗体操、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此外,在进行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进行2次抗阻运动。每次2~3组,每组10遍,组间休息2~3 min,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天,每周3次更理想。抗阻运动形式包括:抗阻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
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分层,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阿卡波糖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得IGT适应证的药物。
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GLP-1R、噻唑烷二酮类、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
阿卡波糖: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STOP-NIDDM)显示,阿卡波糖可使IGT人群3.3年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5%。
-
二甲双胍:DPP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治疗2.8年可使IGT个体进展为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下降31%。
-
SGLT2i:DAPA-CKD和DAPA-HF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前期的CKD和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安慰剂组低31.7%。
-
GLP-1R:针对肥胖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SCALE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组(6.2%)相比,利拉鲁肽(3.0 mg/d)治疗约3.1年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为1.8%。
-
吡格列酮:ACT NOW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吡格列酮可使IGT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2%。
-
其他:有研究表明,奥利司他在减重和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有一定效果。
五、预防发生糖尿病前期
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应早期及时干预,推荐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
中国一项研究显示,干预脂毒性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的自然进程。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多项研究显示,贝特类药物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常见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