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这11个危险因素,预防卒中 | 世界卒中日

时间:2021-10-30 13:02: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风的抢救是一场大脑与时间的赛跑,一旦超过“4.5小时溶栓黄金时间”,患者就会因为时间延误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过高的致死、致残率。

 

2021年10月29日为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口号是“分秒“B”争,救治大脑”。

 

 

脑卒中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卒中的发病人数正在持续增加,且不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每12秒就出现一例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其致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而其病因相当复杂,危险因素众多,急救治疗时间窗短,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脑卒中的识别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可防可治。根据“中风120”“BE  FAST”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中风120”口诀“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脑卒中的预防

 

中风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类。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及出生体重等。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偏头痛、睡眠呼吸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生活方式。

 

针对中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将有效降低中风发病及复发风险。

 

01 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可调节性危险因素。主要通过药物及改变生活方式等,包括减重、心脏健康饮食结构、减少钠摄入、补充饮食中钾摄入、在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增加锻炼以及限酒。

 

 

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140/90 mmHg,≥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150/90mmHg。

 

需要降压治疗者应根据患者特点及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

 

30岁以上的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复查血压情况及做高血压相关的健康体检。

 

02 血糖管理

 

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状态,并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应采取包括改进生活方式、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目标值。并且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

 

 

03 血脂管理

 

在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一级亲属中,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确诊后应考虑给予他汀治疗;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3-6个月)检测血脂;并遵循医务人员建议,按时用药控制血脂。并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首要干预靶点,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

 

改善控制血脂,强调所有个体要终生坚持心脏健康生活方式。

 

 

04 心脏病管理


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心源性血栓造成。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疾病,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决定适合的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时,应及时找医生进行确认、检查、治疗。

 

 

05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

 

>4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40岁高危人群(危险因素≥3个)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颈动脉彩超仅发现内膜增厚,建议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1次。   确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50%),应每天给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同时,应筛查其他危险因素并改变生活方式或接受药物治疗,并建议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   确诊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70%)且预期寿命>5年,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同时推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具有CEA手术适应证,但手术风险较高的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可以考虑做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  

06 偏头痛


研究表明,偏头痛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可能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但不建议过度使用血管收缩药来治疗偏头痛。

07 睡眠呼吸障碍

习惯性打鼾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呼吸障碍可以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评估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必要时行睡眠呼吸监测。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方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来降低脑卒中风险,可能是合理的。

0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补充叶酸或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进行脑卒中的预防。

09 吸烟


吸烟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吸烟者应通过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等方式进行干预;不吸烟者也要避免被动吸烟。并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  

10 饮酒


每周酒精摄入超过300g,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饮酒者应减少饮酒量或戒酒。不饮酒者,建议保持不饮酒。

11 生活方式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均衡饮食,包括全谷物、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减少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含量。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也更有利于控制血压,也可减少脑卒中风险。身体活动越多,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越低。个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同时我们也应该控制好情绪,不要激动,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卒中的治疗   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卒中发病风险,而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康复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在4.5小时内进行包括溶栓治疗在内的有效救治措施,能够挽救部分尚未坏死的脑组织,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卒中患者的康复   突发卒中后,患者的身体机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此时的康复过程(功能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等。除了在医院康复科、专业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指导以外,家庭成员也应该注重与患者的互动,通过日常交流、亲密陪伴、悉心训练等措施来加速患病家属的康复。日常点滴的照料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脑卒中患者就是大脑与时间的赛跑!脑卒中的预防,是系统工程,需要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方法,将健康人群和患者置于中心,并考虑其他健康状况和包括空气污染在内的社会环境因素。脑卒中可防可治,一旦发现,尽早就医、综合评估、规范治疗。我们要做到主动预防、治疗,永远比被动接受抢救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编写组,(2020).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et al.,(2019).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 中华神经科杂志[3] Th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2021). Age-stratified and blood-pressure-stratified effects of blood-pressure-lowering pharmaco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level data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DOI: DOI: https://doi.org/10. 1016/S0140-6736(21)01921-8

[4] Rod Jackson, Sue Wells. (2021). Time to remove hypertension from our vocabulary?. The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 S0140-6736(21) 01916-4

上一篇: HAEMOPHILIA:血友病性关节炎患...

下一篇: JNNP:急性功能性假性卒中与轻度急性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