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PU)诊疗,基础必备!
时间:2021-12-19 06:03: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概述
定义:各种致病因子导致黏膜炎性坏死,形成溃疡,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 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以20-50岁居多,男:女(2-5):1,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3:12、发病机制

3、诊断及鉴别
(1)诊断思路





细菌培养:用于药物敏感试验和细菌学研究 血清抗体检测:只适用于普查,不能分辨是否为现症 注: 抗菌药物、铋剂停药至少4周后进行检测 应用抑酸剂停药至少2周后进行检测 PU出血,严重萎缩,MT可能导致尿素酶试验假阴性 病理提示活动性炎性反应高度提示HP+ 活动性PU排除NSAID溃疡后,Hp感染可能>95% (5)鉴别 MT、MALT、CD、TB、CMV感染等 4、治疗 (1)PU治疗

PPI是治疗首选药物,预防出血,促进溃疡愈合 胃黏膜保护剂可增加前列腺素合成,对NSAID溃疡有一定作用 并发症 风险分级及处理

参考文献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李兆中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