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圳经济突然失速?不要刻意焦虑!

时间:2019-11-07 02:08: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深圳经济突然失速?不要刻意焦虑!

文/杨国英

为赋新词强说愁,写诗还行,但是,写经济文章肯定是有点不合适。

今天,有篇《深圳经济,突然失速》的文章,我读过后,感觉作者过度焦虑了,或者说,有点刻意焦虑了。

这篇文章,核心观点就是“深圳不行了”!

01

深圳怎么就不行了?

我先概括下作者的主要观点:

(1)深圳三季度GDP增速过低,名义同比增速0.52%,主要缘于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

(2)深圳不是很强,广州也不是很弱,论据在于: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量大于深圳;另外,广州不仅有外向型经济,内需市场也很强劲。

(3)深圳经济的基本盘,还得靠制造业,但是,高房价透支了深圳制造业的未来,所以,深圳经济的未来并不乐观。

对于第1点,这是事实,没什么过多讨论的必要。

深圳作为内地进出口规模第一大城市,今年受中美贸易冲突、以及香港事件的影响,上半年的GDP增速7.4%,勉强还算过得去,但是,三季度GDP下滑得确实比较明显。

当然,上半年的GDP数据,四季度可能还要调节,这个我们姑且不论,毕竟,即便上半年GDP调节得低一些,深圳三季度的GDP增速,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且,整个前三季度6.6%的GDP增速,这个相较全国其他城市,整体上是偏低的,这个是事实。

对于第2点,将深圳与广州对比,这样的对比,本质上没什么意义。同处一省的广深两市,互补属性远大于竞争属性,同时,也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支撑城市。

即便对比,你仅仅拿第三季度的GDP增量去对比,这短短的三个月,到底能够看出多少的趋势呢,更何况,第三季度的GDP增量,深圳也仅仅比广州少3个亿而已。

凭借短时间的经济增长,去推断一个城市的未来大趋势,这其实就是断章取义了。择其一点、不及其他,这就好比,两个人比赛跑马拉松,你提前预测的参数,不要说10公里速度、1公里速度,甚至连200米速度、100米速度都不是,而是50米跑、10米跑的速度,这样的预测,难道不荒谬吗?

关键讨论一下,文中所谓的广州内需市场强劲,2018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深圳高出50%,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是,如果以此推断广州比深圳强,这同样的是荒唐的。首先,广州的常住人口,比深圳要高出接近200万人,理应内需市场大于深圳。

关键之关键在于,深圳本就不是什么商贸型城市,深圳是纯粹的奔跑着的创新型城市,年轻人涌入深圳,每年差不多新增50万人,是为了去消费吗?肯定不是,是为了追逐梦想,是为了创造未来。

▲(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再次排名全国第一)

我走过的城市,大凡有历史厚重感、工作节奏不是特别快的、再加之美景美食丰富的,比如成都、武汉、广州、重庆、南京等地,我发现商贸消费都很发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比较高,但是,我看不到这些城市的创新竞争力在哪里?

对于第3点,深圳还得靠制造业,不能让高房价透支了深圳的未来,我说实话,都是“正确的废话”。

是的,在深圳943.29万的就业人口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数据科技)的从业者为41.62万人,金融业仅11.48万人,两者之和为53.1万人,才占深圳市总就业比重只有5.6%(截止2017年末)。

但是,你要知道,2008年,上述数据科技和金融从业人员的总人数是多少,尚不到今天的一半。我们有什么理由否认,10年后,深圳数据科技和金融从业总人数超过100万人。

而除此之外,难道深圳剩下的就业岗位,都应该是制造业吗?肯定不是!还有生物科技、化工科技、文化创意、时尚会展等新经济产业呢,还有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必要的配套呢,还有零售、餐饮、家政、美发等等呢。

制造业过去是深圳经济的基本盘,未来肯定不是,也绝不应该是。未来的深圳,应该是创新和创意的亚洲中心,这个一点都不自大,苹果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型城市库比蒂诺市,搞苹果手机等硬件的生产,有着大量的低成本土地,但是,为什么不呢?

深圳的未来,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深圳本来就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再去夯实所谓的制造业基本盘,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我告诉你,毫无意义!

至于高房价,我当然是反对高房价的,但是,深圳的高房价,却一丝一毫怨不得深圳,2000平方公里不到的地方,常住人口1300万人,而且每年还要新增50万人左右,这能有什么办法呢?除了去填海,除了并入周边地区。

▲(深圳常住人口增长2007—2017年)

02

深圳很行。

深圳很行,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她特有的活力。

深圳的活力何来?

在市场经济的彻底,在民营经济的发达——两者之间,市场经济的彻底为因,民营经济的发达为果。

“我是2000年到深圳的,近20年了,我从来没见过当地官员去找企业麻烦的”,这是一位深圳资深媒体人的老大哥,在我年初去深圳与我聊到的。

不管事,更不惹事,只踏实做事,这是深圳政府的特色,这在官本位传统悠久的我国,是极不容易的,或许,也只有深圳这样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才有可能。当然,打造服务型政府,这些年,全国各级政府也都在倡导,但是,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真正能特别彻底的,真正能流淌在血液中的,能有多少呢?

所以,全国各地还是得向深圳学习!

这篇财经随笔,就不多扯数据了,今天的深圳,今天的以深圳为核心的大湾区,其民营经济的含金量,其产业集聚的含金量,其人才密码的含金量,其科研实力的含金量,其新经济代表的含金量,不要说绝对领先全球,即便是对标全球,也是能排上位次的!

▲(深圳留学人才持续爆发式增长)

华为、腾讯、大疆、柔宇……他们拥有的科研实力,已经走向全球前列;再论其他领域的佼佼者,金融如平安,地产如万科、恒大,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新起之秀如宝能等等,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崛起的超级巨头,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二十个之多!

而像这种体量的企业,在其他一二线城市,除了央企外,能有个二三家,就已经很厉害了!

03

请不要说深圳不行了!

深圳不行,到底还有谁行?

对比上海,如果核算GDP产值/平方公里,深圳早已经是上海的两倍多,如果深圳再保持常住人口/年新增50万人的势头,10年后,深圳差不多是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了,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应该也毫无问题。

为什么持续看好深圳?

1,市场化彻底的优势,这是民营经济和创新型经济持续激发活力的根本所在,这一点,深圳从无到有的40年,这40年的市场化历史殊为宝贵,这一点,其他城市可以学习,但极难超越。

2,新经济集群的优势,以华为为例,今天的华为已经成为全球ICT绝对的引领者,201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是多少?7000多亿,净利润差不多600亿,注意,这是每年700亿规模左右研发投入基础上实现的,这说明,基础是夯实的,发展是可以持续的——只是没有上市,华为如果上市,市值3万亿左右是不为过的——这说明了什么?未来,在以深圳为轴心的大湾区,仅华为的核心配套商,诞生10多个千亿规模市值的企业,是很正常的。

这还仅仅是华为,如果算上其他一二十家的超大型企业,深圳的新经济集群,不光是全国,即便在全球,也已经是无法忽视的夺目一角。

▲(深圳每千人拥有企业151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3,技术和资本输出的优势,在2010年之前的20年,在珠三角VS长三角的角力中,长三角是有相对优势的。

原因何在?在那20年,中国经济是技术和资本输入型的,长三角与日韩台较近,而珠三角只不过与港澳为邻,这在技术和资本输入的时代,无疑长三角是具有相对优势的,这推而广之,青岛烟台威海等胶东半岛,因与韩国为邻,在那20年也曾光辉一时,是同一个道理。

但是,2010年之后,尤其是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从技术和资本输入型,转变为技术和资本输出型了——而在这一结构转变之后,日韩台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已经与长三角形成了竞争关系——而珠三角就不同了,在技术和资本输出的时代,从区位优势看,珠三角可以辐射整个东南亚!

今天,从深圳出发,3小时的飞行时间,基本可以到达东南亚任何一国的首都,这一点,上海是做不到的,北京更是做不到的。

请不要说深圳不行了。

如果你还年轻,你问我你应该去哪里发展,那么,我肯定会告诉你:深圳!这里有活力,这里更充满无限的可能!

上一篇: 原创当队友被钟馗钩中,你的想法是什么?网...

下一篇: 外交部就恢复进口加拿大肉类产品、伊核局势...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