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简直比性欲还糟糕
时间:2019-11-01 22:18: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请上苍来保佑/ 那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 随时准备感动/ 绝不想死又不知所终 /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饥食
1994年,“魔岩三杰之一的”歌手张楚发表了他最棒的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里面收录了这首歌:《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可是在我留存的记忆里,总把它误会成: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大概是因为,在那个粮票肉票盛行的1980年代,食物匮乏一直伴随着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打牙祭”。1992年之后,吃肉才逐渐变成一件平常之事,但下馆子还是一个奢侈的享受。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得是一个有钱地主才能享受的待遇呀。可现在不是了。你脑海里蹦出来的画面,很可能就一个吃了太多垃圾食品和外卖,握着可乐不放手的死肥宅。
食欲,简直比性欲还糟糕。它让城市人的内心充满了”负罪感“。餐前餐后,我们拷问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为什么不能再少吃一点?吃多了以后可怎么办呀?
细想一想,有点不可思议。自有四万万同胞的近代开始,直到新世纪初,我国才堪堪完成了“全民温饱”的现代化。
可一转眼的工夫,“饥饿”变成了一件精英们需要主动去追求的东西。
从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并不肥胖的人在拼命减肥。
我称之为“后现代饥食”:
1,吃饭以消灭食欲而不是满足食欲为目的;
2,借助各种数据和指标来自我管理,最小化营养摄取而不是最大化;
3,糖、脂肪、碳水化合物……轮流被当成罪恶之源。
4,好看比好吃重要十倍。吃不饱才是高级和时髦的。
5,胖代表着一个人意志力的薄弱;减肥是一个阶层往上爬的事业。
在我看来,“饥食”并不是节食。
节食是节制欲望。事实上,所有古老的宗教,都鼓励我们在一年里的某段时间节食甚至禁食。这样可以排除身体内积存的毒素,通过清理自己的肠胃来触达内心更深处,它更像是一个身体重新启动的仪式。当仪式完成后,还都伴随着一顿不可避免的大吃大喝来庆祝。
欲望驱使我们斗争,放纵欲望又会让人性堕落。
我认识的一位50岁的大哥,绝对有超强的意志力,每天锻炼10公里,登上过珠峰。他最近觉得腰围粗了,就断食一周,每天只喝水和补充营养素,基本上一天减重一斤,同时还保持着一定的训练强度。
可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他热爱寻觅各种美味,尤其是面食。兴之所至,为了一碗重庆小面,可以开车5公里,排队半小时,就要那一口辛鲜麻辣带来的刺激和满足。
某种程度上,他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猎食者”,既可以忍饥挨饿,又可以大饱口福。
但“饥食”者不同,ta们追求的是一以贯之的中央调控。管理身体,就像用计划经济管理自己的国家。总是把吃得少、吃得好看、吃得科学放在前三位。
每天缩食,运动有限。研究各种指标,计算摄入和消耗的卡路里。精准满足身体每日营养所需,不给身体任何储存富余营养的机会。让身体从不断想吃、欲求不满的循环中跳脱出来。
葡萄酒大师阿伦感慨说,他在欧洲的米其林餐厅里,常常见到小脸妖娆的中国姑娘。对着精美的食物各种自拍,但真正动刀叉的时候,却又非常小心谨慎地动一点点。以至于侍者都不得不过来询问,是不是餐厅的菜不合口味。
他的观点是:美食当前,就该尽情享受。吃好以后,再花更多的时间积极锻炼就好了。
可是,一个不肯进食的生物,往往也是不善运动的动物。在生命进化的基因密码里,是默认为不适合交配和生养后代的。
除非,饥饿变成了一种骄傲的资本。进食不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它是社会性的,审美的。需要满足身份形成、精神升华、情绪转化、社交渴望、文化势利等等复杂情况。
对于我们的身体,到底是“使用价值”重要,还是“交换价值”更重要?
1950年代,法国心理学家勒马尼昂研究“饥饿的本质”,到底食欲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设计了一套仪器,来记录大鼠在一天当中所吃所喝的每一点食物。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单吃一种食物的大鼠用不了多久就会停止吃东西;那些吃各种食物的大鼠则是吃个不停,体重也逐渐增加,是某种生物学上的力量在引导着这些大鼠走向饮食多元化。“满足饥饿感”终究不是简单的摄取足够的热量而已。
其实,人的食欲也未高级多少。一直吃同一种食物时,就算再怎么好吃的东西,也很快就会腻了,甚至令人难以忍受。
但今天的“饥食”者们,日复一日地坚持吃同样一些难以下咽的食物:素食沙拉、鸡胸肉、全麦面包。显然,在食欲之外,ta们找到了更强大的动机。
在一个食物唾手可得、可人际交往却越来越难的时代,大多数烦恼的原因跟吃无关。但又只好借助吃喝来疗愈。结果就是陷入更深的沮丧。
少吃一点,吃慢一点,这样的“延迟满足”已经不够。还不如干脆“否认满足”。
这或许只能引入一种新的信仰来解释。它混合了反肉原教旨主义、牛油果藜麦教、生物动力信仰,鸡汤心理学、瑜伽灵修等等。
管控自己的饮食,像央行发行货币一样。显得自己很有力量。
难怪,心灵导师、营养专家和健身教练的社会名声超过了美食家,还有悄悄崛起的美容专家。
“抗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纤维素、叶酸、麸质、益生菌……”每一个营养学新概念的提出,都代表着一颗简单的药丸和一个完美人类的希望。只要吃一把,就都够了。
尽管你常常觉得,它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炼金术”。对营养成分的过度重视和担忧,并没增进我们的健康,也没让我们身体变苗条。很多时候,用医疗手术的方式去减肥。这无疑是一种作弊行为。却很奏效。
我不太理解“吃播”的流行。像木下佑香、密子君这样的“大胃王”网红姑娘,一顿饭可以吃下上百个寿司、3公斤炒面。她成了这个时代一个特异的景观。
可是,“看着看着就饱了”的感觉,我确实也会有。
我们同时经历着两种变化:一种是宏观的外在的,就像社会、经济、社交、技术、文化等变化,这种变化持续在加速;另一种内在的个体的,我们日常的期望、家庭组成、身心健康等变化,却变化缓慢。这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我们努力把握又常常失控,会导致什么呢?
奥斯卡王尔德说,“万事要适度”,而且,“包括适度在内。”
是的,猪肉又涨价了。连带着其它的肉食禽蛋也在补涨。我们好像又多了一个“饥食”的理由。
本文摘自会员杂志《明智生活指南》
作者:申老湿
阅读原文,获取这本奇妙的杂志
一起来聊
如果你也想要一个明智的生活
如果你也有很多想表达的态度
欢迎来找我们
服务生会拉你进群,大家一起聊
明智生活者
阿伦选酒服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