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人类探险史》:关于勇气与冒险的史诗

时间:2019-11-10 17:28: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DK人类探险史》:关于勇气与冒险的史诗

探险,是人类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职业探险家、学者、旅行者、商人、外交官等人的足迹遍及世界。从早期的个人日记,到之后的样本记录、方位图,甚至是卫星数据,这些宝贵的史地资料,展现了人类在了解、探索这个星球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激情、智慧和精神。

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世界的发现者们——《DK人类探险史》新书分享会”。此次活动邀请出版人、书评人绿茶和《博物》杂志内容总监刘莹与读者分享体会。他们从DK公司的品牌历史、出版特色讲起,围绕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发现史这一主题进行对谈。

活动现场

该书由英国非小说图文读物出版商多林金德斯利公司(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简称DK)出版发行。公司成立于1974年,现隶属企鹅出版集团。

《DK人类探险史》梳理了从古至今近百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对人类文明有深刻影响的探险活动,这些故事主要摘录自皇家地理学会丰富的历史典藏,辅以地图、期刊、档案等各类材料,力争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类探险史。而作为资料来源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也是享有世界级声誉的学术机构,在地理、探索等领域颇负盛名。

自古以来,“探险”就被写入了人类的基因密码。在刘莹看来,是探险带来了人类的扩张。“探险除了发现殖民地之外,其实改变了很多的东西。如果不探险我们可能现在还是生活在非洲,和现在类似黑猩猩一样的人,我们人类从起源非洲以后,不断探险,不断往下走才走遍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刘莹说。

说起“探险”对于人们世界观的改变,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达尔文。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学说之前,曾经经历过一次远途航行。他从英国出发,先到南美洲,再从南美州南端绕过去,全程大约持续五年时间。刘莹介绍说,达尔文其实是一个很宅的人,一生做的长途旅行基本上就是这次,后面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伦敦附近的一个地方,长年在屋子里研究手里的材料。

《DK人类探险史》书影

达尔文为什么可以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刘莹认为,这跟此次航行探险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达尔文踏足的众多岛屿中,很重要一站是加拉帕戈斯,该群岛位于太平洋上,在赤道附近,隶属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作为“世界顶级的野生动物观赏地”,这个群岛从科学上来讲是进化论的圣地,对达尔文写出生物进化理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也是研究进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达尔文演化理论是人类普遍接受的理论,改变人观点的理论其实去探险,看世界有什么之后得出来的。所以探险不光是好玩或者是冒险,或者是看看美景,它其实有很多和科学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甚至超越科学影响了全世界的观念。”刘莹说。

该书中同样记录了在大陆的遥远的另一端,古老的中国在人类探索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印记。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打开中西交流的大门;到东晋时期法显游历南亚,留下《佛国记》的珍贵史料;唐朝玄奘西行,写就《大唐西域记》的经典;元代拉班·扫马和他的学生两个人一路向西行至欧洲,呼应马可·波罗的经历,写下《拉班·扫马与马克旅行记》,成为对当时的西亚、欧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同属元代的周达观留下关于柬埔寨莫高窟的《真腊风土记》,以及之后的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是流传至今的佳话。

“中国古代的探险家,为中华文明在世界的传播,以及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留下了非常多的著作,这些著作到今天也在发挥作用,也在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书评人绿茶说。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探险”已经成为了时下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一度掀起讨论热潮,撩拨着多少悸动的心灵。对此,绿茶说:“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看?究其根本,我们是要去认识更广袤的世界,或者更深的认识。我们有那么多的书籍,有那么多探险的故事,有那么多的东西都摆在那里,为什么还非要亲自探险去看看,因为我们要去探洞,我们要去一个黑乎乎的洞里,那个洞里底下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我们还要往下爬,为什么?这个是人类一种的本能,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这个不知道的东西也许不单单是一个知识,或者一本书里给我提供的趣味、故事、奇妙,非要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甘心。”

凭借着技术的进步,埃隆·马斯克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太空旅行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对于遥远太空的渴望和向往正是“探险”的时代新解,在绿茶看来,探险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概念,它应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对宇宙对未来,包括对内。“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一种探?我认为它也是一种探险,那么多电影,那么多艺术,实际上在做一种心灵的探险。我们那么多的文学,是不是探险?我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探险。在印象派没有出现的时候,在艺术界无法想象有这样一种艺术出现,打破对艺术疆域的拓展。艺术的探险,文学的探险等等,方方面面的探险都可以称之为探险。”绿茶说。

而对于探险精神的培养是否应该纳入教育体系,刘莹认为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探险精神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但是许多家长也会担心为了培养这样一种精神,一旦对孩子的安全构成威胁时又该怎么办?刘莹提到,如今在德国有一门称之为“冒险教育”或是“自然教育”的课程,是让孩子们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在可靠范围内进行自主探索,以期培养孩子们的探险精神和风险评估能力。但当探险打上了“风险可控”的前提标签,探险的含义是否变化?以及课程的最终效果等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上一篇: 曾是娱乐圈一股清流,38岁嫁给华谊兄弟副...

下一篇: 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在济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