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说,30岁几乎是实现人生逆袭最后的机会了!”
时间:2019-11-12 16:04: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今天的财记读书会,财记君继续为大家推荐值得读的好书,这次推荐的是由知乎大V李栩然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成为极少数》。
文:李栩然,摘自《成为极少数》,刊载获得了授权
01
这是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记载的一段场景。
1984年冬,北京的气温比现在要低一些。
一大早,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一名人事干部按时上班了。走进办公室前,他先到传达室拎了一把热水瓶,跟老保安开了几句玩笑,然后从写着自己名字的信格里取出了当日的《人民日报》。一般来说,他整个上午都将在读报中度过。过去的十多年里,在这个曾经参与研制过两弹一星的老牌国企里,他一直过着这种清闲如水的生活。
企业里只有150多人。可悲的是,因为对科研并不太感兴趣,他在这100多人里也默默无闻、毫不出众。但就在1984年的冬天,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
他联合了单位里的几个同事,一起创办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司。为了省钱,公司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计算机所的传达室里。这一年,他已经40岁。整个公司11个人,全部都已经过了40岁。怎么看,这都是一帮“油腻”的中年人不甘寂寞在瞎折腾。折腾的结果是,就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诞生了一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联想。
这个40岁才创业的中年人,叫柳传志。
30多年后的今天,联想集团一个月的营收已经和一个县城一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
柳传志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三年后,另一个和柳传志同龄的人,才第一次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这个比柳传志创业还要晚的人,名叫任正非,他创办的公司叫华为。
在这之前,任正非的职业是基建工程兵。
这两个“大器晚成”的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据说,任正非每次到北京中关村,只见一个人,那就是柳传志。
02
我写下柳传志和任正非40岁后才创业的故事,并不是想写一个大器晚成的励志故事。
恰恰相反,我想要说的是,这样的故事,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到了他们这样的年龄,人生就已经没有太多意外了。
他们之所以这么晚才创业,过了40岁才跨出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并不是因为他们到了这个年龄才想着改变,而是直到他们已经在蹉跎中到了这个年纪,国家和社会才给了他们能够有所改变的大机会。他们是被一些“弯路”耽误了青春的一代人,但90年代后的中国已不再是这样。
在柳传志创业10年后,1995年,一个跟当年柳传志处境很像的年轻人也做出了和柳传志同样的选择。他从宁波邮电局辞职,花1 000多块钱买了张飞机票,飞到了广州。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小老板。
3年后,这个叫丁磊的年轻人,创立了一家名叫网易的公司。而足以让柳传志汗颜的是,这时候的丁磊才26岁。有意思的是,就在丁磊辞职的前一年,有一个叫杨致远的人,创立了一家名叫雅虎的公司,正好也是26岁。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后来一度做得非常大,市值数百亿美元,大到很多创业公司都没被它放在眼里,在可以收购这些公司的时候雅虎丧失了机会。
其中有两家创业公司,一家叫谷歌,一家叫Facebook(脸书)。
但在雅虎风光不再的时候,反倒做了一笔伟大的投资,那就是以10亿美元投资了阿里巴巴。
正好也是在那一年,后来创立了阿里巴巴的马云,刚满30岁。在杨致远创立雅虎的时候,他正在严肃而认真地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一年后,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正式辞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然后带着这个听起来很有“内涵”的正经网站,四处推销。当时,央视《东方时空》跟随马云拍了一部专题片——《生活空间·书生马云》,记录了马云在北京推广中国黄页,却到处被人当骗子的窘境。刚过而立之年的马云,坐在车里非常沉默,疲倦而伤感。
在离开北京时,他发誓说:“北京,我一定会回来的!再回来时,北京一定不能这么对待我!”
多说一句,当时给马云拍片子的人名叫樊馨蔓,那年29岁,后来嫁给了张纪中。
人生真是充满了让人唏嘘的巧合。
03
中国现在的变化速度比90年代时快得多。一茬茬的年轻人冒得比雨后春笋还快,关于00后创业的文章看得我都不禁老脸一红。
因为互联网的存在,10来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更早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拥有了和世界对话的平台和可能。
在知乎上,我和小我10多岁的外甥女可以一起谈论一个问题,她获得的赞数比我还多。我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老鸟了,而我的外甥女刚上高中。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表示甘拜下风。
2018年春,联合国干了一件挺不地道的事儿,他们把1992年出生的人定义为中年。
于是,30岁上下的我,也在毫无准备之中,快速地向着中年大叔一路奋进。和30岁的马云一样,这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思考着关于“三十而立”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句话:三十而立,什么叫立?立什么?靠什么立?
就是在思考的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
历史上,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在30岁左右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像柳传志、任正非这样到了40岁还能改变命运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更让人悲伤的是,我发现,还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在30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伟大的成就。
比如30岁前完成全部研究,以至于之后主要专注于吵架和研究神学的牛顿,还有30岁就依靠写作获得不朽名声的爱伦·坡……
他们在30岁以前就攀上了巅峰,后面的时间就是站在别人不可企及的地方,俯瞰众生。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仅没能在30岁以前登上山顶,甚至刚到山脚下,就已经开始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首先最明显的是精力下降,大学的时候连着一个星期通宵玩游戏一点事都没有,现在工作偶尔通宵加班,几天都缓不过劲来。
随着精力下降的,还有记忆力和学习的状态。上课、考试对绝大多数30多岁的人而言,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身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束缚也越来越多。
单位里的领导,家里日渐衰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疏离的亲友。除此之外,还有支离破碎的个人时间,相隔万里的故乡山川……那些年少时气吞山河的梦想,都已经默默地咽了下去,沉到心底,悄无声息地成了吹破的牛皮。
《世说新语》里,谢安对王羲之说:“中年以来,伤于哀乐。”已经很伤感了,更伤感的是王羲之的回复:“年在桑榆,自然至此。”翻译成大白话:“这很正常啊老铁,年龄到了这个阶段,都这样。”
04
这一切,都指向了30岁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词——困境。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里描写过这种困境:“忽然觉得生活很无趣,上班、下班、吃饭,也是其中的一环,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
30岁的人之所以那么焦虑,就在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清醒而明了地看到了接下来的几十年要过的生活,就像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场已经写好了剧本的人生长戏,无惊无险,不喜不悲,有始有终。但如果只是看到也就罢了,真正让人进退两难的是,他们也同样知道,在人生最终定型之前,其实还有改变的可能。
借用吴晓波在《腾讯传》里写过的话:“我们的人生,一直发育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繁荣中’。”关键处就在这个“不确定”,机会就像河里的泥鳅,处处可见,却很难抓到。从这个角度来说,30岁几乎是实现人生逆袭最后的机会了。
一位资深人力总监曾对我说过,30岁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黄金分割点。30岁以前精力充沛但经验不足,30岁以后经验丰富但拼劲不够。
30岁,恰好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个平衡点,一个喘息之机。
进一步必将千难万险,退一步则可能万劫不复。
05
现在来看,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三十而立”不是告诉你,30岁的时候做到了什么,就可以叫“而立”了;而是提醒你,到了这个年龄段,应该干点什么,自己心里该有点儿数了。
这些思考,最终被我概括成了18个字。
- 想清楚,活明白
30岁了,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你去迷茫了。在1995年那部记录马云北漂的纪录片里,马云在公交车里说过一句话:“再过5年,你们就都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了。”他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正因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就像王小波《三十而立》写的:“以后我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儿一样思辨,像堂吉诃德一样攻击风车。无论做什么,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
活明白,意味着30岁的人该有自己的思维体系了。
思维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思维,而是平面的、立体的,不会轻易被情绪和他人的言论左右,看问题,想事情懂得利用各方面的信息和经验,学着看透层层掩饰下的真正立场和目的,更懂得用自己的思考来印证实践。
想清楚,意味着30岁的人该有自己的目标了。
这种目标不是“先挣一个亿”之类的宣言口号,而应该像是打仗时“攻下那个山头”一样的计划。
不仅有清晰的目的,还要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情况,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牌,进攻的时候部队如何行动,分成几个阶段,备用的方案是什么;而不是空有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头苍蝇般打乱仗。
更要紧的是,这个目标一定得是一个能真正挖掘出自己全部潜力,能激发自己全部动力的终极目标,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想清楚了自己要干什么,然后就要清楚该干什么;知道该干什么之后,就明白了自己不该干什么。
- 吃得苦,受得辱
30岁了,应该明白一切的获得都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
现在大红大紫的郭德纲,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他30岁的时候曾参加过的一个节目——《超级大赢家》。在这个节目里,郭德纲承担了“丑角”的戏份。
节目里有一期安排郭德纲做一个挑战。他被关在街边商店的橱窗里,天气很热,郭德纲像供人观赏的猩猩一样,在里面吃饭睡觉两整天。中间有好几次,他情绪濒临失控,不断摔东西,踢东西,甚至和工作人员说:“这不是人干的活儿,别拍了,我不干了。”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扛了下来,直到最终挑战成功。我们现在看着郭老师风光无限,很难想象他在当年这段辛酸的经历里有过怎样的屈辱感。
在一次采访中,郭德纲说:“吃亏要趁早。”
如果30岁的你吃不了这种苦,忍不了这种折磨,别指望40岁的时候能做到。吃得苦中苦,受得辱中辱,才说明你不仅有了目标,还有了为目标挑战一切、忍受一切的强大意志。这虽然不一定就能让你成功,但却是很多人实现成功的必要条件。
- 不物欲,不满足
30岁了,应该明白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但不是全部。
马云第二次辞去公职的时候,面临很多的选择机会。前面提到过的雅虎当时正如日中天,想聘请马云任雅虎中国总经理,新浪也重金邀请马云加入。
随便选择一个,马云都能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短期内就能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但他全部拒绝了,选择回杭州创业,跟着他回去创业的“十七罗汉”也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他们的月工资只有500元,最穷的时候银行卡里只有200元。
不图小利,必有大谋。30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如果稍有成就,收入刚比以前高一点,就开始陷入奢华生活的“安乐窝”里,那就很难再有继续前行的斗志了。
不物欲的意思不是完全不追求物质生活,而是延迟满足,就像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手里捏着一串葡萄,选择从酸葡萄吃起,而把最甜的葡萄留到最后再吃的人,往往日后能获得更大的成就一样。
在物质上懂得延迟满足的人,在面对诱惑时更能坚持想法,在奋斗的路上也会走得更远。最甜的葡萄要留到最后吃,更要相信,最后吃的那颗一定是最甜的葡萄。但就像马云说的:“我看见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要真正实现自己心底最深层的目标和想法,还是要靠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行动。
因为,最让人抱憾一生的,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没试过”。
(本文摘编自《成为极少数》著者:李栩然,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1,本书已出版上市)
作者简介:李栩然,职场技能领域优质作者,知乎大V,获得618870次赞同、124532次感谢、526629次收藏,擅长以独特的角度、有趣的写法,为读者 提供深度的思考、切实的干货,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学长”,已创作众多具有良好口碑的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