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3-02-18 13:25: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祭祀祖先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食“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古代夏至有什么风俗
夏至的民俗活动有祭祀祖先神灵、消夏避伏、吃面条、吃麦粽、吃夏至饼、养生等等。首先夏至最早起源于农耕文化,古时候人们要在这一天庆祝农耕活动,所以要祭祀神灵和先祖;其次夏至本身是一个特别炎热的节气,所以在这一天人们要消夏避伏,同时也要养生;最后夏至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人们要吃面条、麦粽、夏至饼。
古代那些有趣的夏至习俗
1、唐朝
唐朝时,京城出现了专门靠买卖冰块而发财的商人,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水结冰,根据这一发现,人们便开始在夏天制冰了。
《酉阳杂俎》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制作冷饮的方法。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更为繁多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
2、元代
元代的古人更厉害一些,官府开始了冰淇淋的生产,商人甚至在冰中加入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十分相似了,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皇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淇淋,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原有一座"雪池冰窖",是当年北京最大的冰窖,专供皇帝使用。
还有多处官府冰窖每年伏日开始,到立秋日止,各衙门官员都能领到工部发放的"冰票",凭票领冰,在官府衙门做事的官员可以凭票到官府冰窖领冰。
在民间普通民众既可以买冰也可以卖冰,而冰的来源一个是民间窖藏冰储藏的冬天的冰,这就是我们爱吃的最早的“冰淇淋”,其实更确切的应该称为“冰糕”,人们不但卖冰,还会卖冰镇食品,常见的冰镇食品有冰镇杏干、冰镇柿饼、冰镇酸梅汤等。
3、北宋
而在北宋汴京的冰店里还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这种甜品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完成啦。
说到冰淇淋的发明则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