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医保 销售真能提升吗
时间:2021-11-12 14:13: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药企在收获了成功进入医保的喜悦之后,下一步该考虑下用降价换来的纳入医保,真能使销售提升吗?本文就结合历史数据做一分析。
此前,本文作者围绕医保谈判还先后发表了《医保谈判,历年降价幅度对比》、《医保谈判,历年降价幅度对比》两文,对历年医保谈判的降价幅度和成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01 整体增速
1.销售额提高
据医药魔方数据,经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的药品,在2020年的销售额分别较各自谈判年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3倍、3.4倍和0.4倍,如经2017谈判纳入医保的36个品种在2020年的销售额为275亿元,而2017年的销售额只有120亿元,进入医保后的三年增长了1.3倍,经2018谈判纳入医保18个抗癌药的销售额由2018年的30亿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32亿元,经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品种的销售额由2019年的122亿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70亿元。
可见,就整体而言,进入医保确实可以使销售额大幅提高。
2.销售量、销售额增速对比
据IQVIA数据,经2017谈判纳入医保的36个品种,在进入医保后每个季度的销售增速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且销售量的增速远大于销售额的增速,如其销售额由医保谈判之前2017年第二季度的29%提高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的99%,而同期的销售量的增速则由25%增长2018年第三季度的202%,增速达高峰后基本回落,但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增速。
可见,医保谈判确实实现了以价换量。
02 不同治疗领域增速
由于降价幅度不同等原因,不同治疗领域经谈判纳入医保品种的销售增速也有较大差异,如2017年谈判纳入医保的心血管/糖尿病药在2018年的销售量增速最高,达326%;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都最低,只有15%左右,销售额增速最大的是抗感染药,增速高达158%。
03 价格降幅与销售增速成正相关
通过比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次谈判纳入医保药物的价格降幅及谈判次年的销量增速变化,发现大部分价格降幅较大的药物,在谈判次年的销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增长,而大部分价格降幅较小的药物,在谈判次年销量增速较前变化不大,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下降。当然,出价格降幅外,销售增长较缓需综合还与药物临床地位及可替代性等其他因素有关。
04 品种举例
罗氏Top3品种之一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物于2020年获批),以65%的降幅,经2017年谈判成功纳入医保,从PDB样本医院数据来看,纳入医保后实现了快速放量,并于2019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5.36亿元,2020年后因受疫情影响降幅趋缓,但增速仍较高。
纵观前几批医保谈判,不同治疗领域的品种,进入医保后的销售增速也有所不同,且降价幅度和销售增速基本成正相关,这都将成为今后谈判的重要参考,企业不但想要提高谈判的成功率,还要获得最好的性价比。
总之,前几批谈判的品种都实现了销售的快速提升,且销售量的增长远大于销售额的增速,医保谈判实现了以量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