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抗凝,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守护者
时间:2023-08-14 19:58: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国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人数众多,每年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超过20万例,这一数字占据了成人心脏外科手术的首位。然而,手术后的抗凝治疗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不当的抗凝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至关重要。在这个领域中,华法林的个体化应用正展现着巨大的潜力。
华法林,作为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概率,还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因此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被广泛采用。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是通过调节肝脏产生的羧酸化和去羧酸化蛋白来实现的。
然而,华法林的用药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过度抗凝可能导致潜在的致命性出血风险,而华法林的达标剂量受到遗传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全面的、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临床案例:一位64岁的女性患者,曾接受二尖瓣换瓣术9年,入院时因胸闷、气急、乏力,持续了1天。她一直在服用华法林片进行抗凝治疗,INR值维持在2.0左右。然而,在住院期间,她的INR值急剧上升到7.1,这引起了医生的警觉。
医生迅速停用了华法林,并结合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了个体化的治疗调整。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发现患者携带CYP2C9*3-1075的野生纯合型和VKORC1-1639的突变杂合型。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医生计算出了新的华法林维持剂量,为2.86mg/day。
此外,医生还考虑到患者同时在服用胺碘酮片抗心律失常,而华法林与胺碘酮之间存在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出于安全考虑,医生建议停用胺碘酮片,转而选择其他抗房颤药物。这样的调整不仅有助于维持稳定的INR值,还可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精心调整,患者的抗凝治疗得到了有效管理。她的INR值保持在理想范围内,既确保了抗凝效果,又降低了出血风险。这个案例展示了基因指导药物治疗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重要作用,为维护患者的心脏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伊逸. 基于基因检测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案例分析[C]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浙江省第二十八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大会暨2020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202-204.
[2]靳云洲.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指导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用药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