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插了尿管老漏尿?教你一个小技巧摆脱漏尿
时间:2023-04-01 12:07: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因注水方法不当导致留置尿管患者漏尿时,怎样处理?
案例分享
患者赵某,女,65岁,马尾神经损伤,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留置尿管。留置尿管第二天,发现患者导尿管漏尿。
排除多种因素后,试着将导尿管气囊中注水抽出,重新注入30ml无菌水,然后缓慢、匀速回抽15ml,采用这种“先注水再回抽”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患者导尿管漏尿问题。
案例分析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目的是缓解排尿困难、尿失禁、尿潴留问题以及监测尿量等。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留置尿管后,在安静状态或膀胱充盈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尿管未夹闭或夹闭后尿液从导尿管旁漏出。
导尿管漏尿,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不便,同时也加剧了患者的痛苦。
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复杂,且处理棘手。在复杂的漏尿原因中,导尿管本身及患者膀胱功能是最主要的根源因素。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预冲式导尿管水囊注水时,如果无法促使水囊均匀张开,则可能成为显著的漏尿危险因素!
经验分享
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常规要求为10~15ml,但考虑到漏尿问题,临床护士会凭经验序贯性增加注水量,因而有注水10~30ml不等的报道。
其实气囊注水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注水后的水囊能否形成均匀的球体而起到封闭作用。
为此,对气囊注水进行了体外实验,结果发现当注水量为10~15m1时,气囊基本呈“偏球状”畸形,在注水量达到30ml时,气囊才呈现四周均匀的圆球形,此时再缓慢、匀速回抽液体会发现球体随水量减少而慢慢缩小,但仍会保持均匀的球形,直至回抽15ml液体时,球囊仍保持着较好的均匀球形状态。
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在注入10~15ml液体时,气囊内压不够大,未能使气囊完全撑开而形成“偏球状”畸形,在注入30ml液体时才使气囊完全撑开呈球形。
当气囊完全撑开后,再缓慢匀速回抽液体,由于此时球囊内压和张力均匀下降,气囊仍然保持均匀的球体状态。因导尿管注水气囊畸形未能起到封闭作用而发生漏尿,采用这种“先注水再回抽”的方法,就能有效解决漏尿问题。
图1 先注水再回抽导尿管注水囊的状态
临床上,导致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很多,通过实施先注水再回抽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因注水方法不当导致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