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matologica:骨骼受累DLBCL患者长期预后良好,PET/CT可用于缓解评估
时间:2023-09-17 17:05: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骨受累DLB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30-60%存在结外受累,约7%-21%存在骨病变。DLBCL的标准治疗是免疫化疗,之后进行缓解评估和功能影像学,并考虑巩固放疗 (RT),尤其是局限性病变。
评价DLBCL伴骨骼受累的研究中多数仅限于CT确定的骨骼受累,而PET对皮质骨(cortical bone)受累率的信息很少。当通过 CT 评价时,7.6%的晚期患者可见骨受累,并与无事件生存期缩短相关,而在局限期DLBCL中3%的患者可见骨受累;但也有报道高达21%的患者可能有PET受累证据。一般认为,原发性骨淋巴瘤(局限于骨部位的病变)具有极好的预后,且与累及淋巴结和骨部位的疾病相比,多灶性(IV期)原发性骨骼淋巴瘤的预后也更好。
骨骼表现相关问题可能是由于FDG PET评估缓解的数据有限,事实上即使完全缓解的患者PET也可能显示残留亲合力。值得注意的是,Deauville标准是基于淋巴结病变的数据设计的,尚不清楚其是否可应用于结外部位;例如治疗结束时骨部位可能残留摄取,包括骨折导致的假阳性摄取、反应性骨髓摄取或骨重建。《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累及骨骼的 DLBCL 的临床和 PET 特征,并评估其与治疗结局和病程的关联。
研究结果
作者回顾了2000年至2015年间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MSKCC) 接受R-CHOP或R-CHOP 样化疗的所有新诊断 DLBCL 成人患者(年龄≥18岁)。所有患者在诊断时均接受了 PET-CT 扫描,且通过 PET-CT 评估骨骼受累患者的缓解评估,并将治疗结局与 DLBCL 累及其他结外部位的患者和局限于淋巴结部位的患者进行比较。
患者
分析了接受 R-CHOP 或 R-CHOP 样治疗的1860例 DLBCL 患者的数据。在该人群中,39%(n=732)为单纯纯淋巴结病变,61%(n=1128) 为结外(EN)受累,其中骨骼是最常累及的结外部位,300例患者至少有一个骨病变(所有EN患者的27%和整个队列的16%);最常累及的其他结外部位为肺16%、胃13%、胃肠道12%、肌肉和非淋巴结软组织11%、肝脏10%、骨髓9%、肾脏/肾上腺7%、皮肤/皮下6%、乳腺4%、胰腺4%、睾丸4%。并发全身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占2%(n=21)。在整个队列中,41%(n=766) 为局限期病变(定义为I/II 期淋巴结受累、I/II期骨受累、I/II期非骨结外受累),59%(n=1094) 为晚期(定义为III期、IV期骨受累、IV期非骨受累)。
多数患者接受R-CHOP[70%]、R-EPOCH(13%] 一线化疗或先接受4个周期 R-CHOP 再接受3个周期R-ICE的治疗方案 [17%]。一线化疗后记录的进展/复发 (POD) 为20%(n=374),全因死亡为25%(n=460)。局限期和晚期的基线特征分别见表1和表2。
局限期患者
766例局限期患者中有5.5%(n=42) 存在骨骼受累(DLBCL-bone),35%(n=271) 存在结外受累(EN-DLBCL)。骨DLBCL患者明显更年轻(年龄:I/II 期骨受累46岁vs. I/II-EN受累62 vs. I/II淋巴结受累55,p<0.001),其中38%(n=16) 在诊断时年龄低于40岁。骨DLBCL的进一步特征为GCB起源细胞的发生率较高(I/II期骨受累64% vs. I/II-EN 受累36% vs. I/II淋巴结受累45%,p=0.008)。值得注意的是,I-II 期骨局限性DLBCL 均无组织学转化。
晚期患者
1094例晚期 DLBCL 患者中26%(n=279) 为纯淋巴结病变(III期),24%(n=258) 存在骨骼受累(DLBCL-bone),51%(n=557) 为EN-DLBCL。大多数骨DLBCL患者 (64%) 有额外的结外部位受累,这些患者接受高侵袭性的R-EPOCH或R-CHOP/RICE(48%)治疗的比例高于EN(33%)和淋巴结病变患者(31%) (p<0.001)。
PET缓解评估
大多数患者骨骼受累部位PET完全代谢缓解 (CMR)(91% DV≤3,n=273)。治疗结束时(EOT)PET 阳性 (DV≥4) 对残留病灶的预测价值较低。PET 阳性病例 (14/27) 中,重新审查后半数的摄取归因于局部骨折、手术或背景骨髓摄取 (F/S/M);其余13例 (4%) 真正怀疑残留骨病,但仅2例患者为难治性疾病,且均有额外的骨外部位。中位随访5年以上,25%(n=76) 的骨受累患者发生治疗失败或复发,但仅6%的复发涉及初始骨部位(图1)。
DV≤3和≥4或F/S/M亲合力患者的 PFS 相似(图2)。
局限期和晚期患者的生存
局限期患者中,早期淋巴结 DLBCL和骨DLBCL患者的5年PFS相似,而EN-DLBCL较差(分别为93%、95%和88%;p=0.02),早期骨DLBCL 患者的5年OS优于淋巴结DLBCL和EN-DLBCL 患者(分别为92%、87%和84%,p=0.03)(表3)。
34例 I 期骨患者均未复发,5年PFS 为97%(而淋巴结 DLBCL 为93%,其他 EN-DLBCL 为84%,p=0.02)(图2)。此外大多数 I 期骨患者 (68%,n=23) 接受了巩固放疗。
晚期患者中,累及骨骼的晚期患者的5年 PFS 与淋巴结DLBCL相似,但略优于EN-DLBCL(5年PFS:IV 期-骨DLBCL为66%,III 期为70%,IV-EN 期为62%,p=0.01)。与 EN-DLBCL 相比,淋巴结DLBCL和骨DLBCL的 OS 显著更好(5年OS:IV 期-骨DLBCL为80%;III 期为85%,IV-EN期为71%,P<0.0001)(表3)。
为了实现骨DLBCL和 DLBCL-EN 之间的无偏倚比较,比较了300例骨DLBCL 病例与来自 EN-DLBCL 的600例对照,根据 IPI 特征(分期、EN部位数量、年龄、LDH、体能状态)和治疗方案进行匹配。该病例对照分析显示,骨和其他 EN 部位之间的 PFS 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1),但OS仍存在轻微优势 (p=0.02)。
总结
该研究旨在评价累及骨骼部位的 DLBCL 的病程,并与累及其他结外和淋巴结部位的DLBCL进行比较,特别关注 PET/CT 的缓解评估。在1860例接受 RCHOP/RCHOP 样方案治疗的 DLBCL 患者中(骨骼受累16%;EN 45%;淋巴结39%),41%为局限期,59%为晚期。仅9%(n=27) 的初始骨骼受累患者在治疗后骨骼部位有残留FDG亲和力,且其中半数的摄取归因于F/S/M,其余13例中仅2例真正难治(均为其他部位疾病持续存在)。早期淋巴结 DLBCL 和骨DLBCL的OS和PFS相似,但在 EN-DLBCL 中较差;累及骨骼的晚期患者的5年PFS与淋巴结DLBCL和 EN-DLBCL 相似。经过IPI和治疗方案匹配后,骨骼和其他 EN 部位的 PFS 相似。
结果证明,与其他结外部位相比,骨骼受累本身并不预示预后更差。此外,尽管在约10%的患者中可观察到骨骼部位残留FDG亲和力(EOT Deauville≥4),但残留疾病似乎罕见,且通常与骨外病变的存在相关;在其他部位无明确难治性疾病体征或活检证实DLBCL的情况下,可随访监测这些部位的残留骨摄取。
参考文献
Ghione P,et al.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volving osseous sites: utility of response assessment by PET/CT and good long-term outcomes.Haematologica . 2023 Aug 31. doi: 10.3324/haematol.2022.28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