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四届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对话王天奇博士:从理论到实践,OTOF基因疗法在遗传性耳聋治疗中的突破

时间:2024-10-09 17:01: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听力损失即听觉系统异常引起的听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性疾病。然而,遗传性耳聋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探究新的疗法是耳聋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基因治疗为遗传性耳聋提供了根治的可能。近期,第四届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上,梅斯医学特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天奇博士分享耳聋基因治疗现状及取得大重磅成果。

梅斯医学:近年来,基因疗法的快速发展给耳聋儿童带来了重获听力的希望。临床上关于耳聋基因治疗研究现状如何?目前已知导致遗传性耳聋的主要基因有哪些?

王天奇博士: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功能的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靶细胞内,以纠正、替代基因缺陷或者异常,实现治疗疾病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基因疗法的快速发展,耳聋基因治疗为耳聋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全球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的人数约为 4.66 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5%,其中成年人 4.32 亿人、儿童 3400 万人。全球约 1/500 的新生儿患有听力损失,约 2600 万先天性耳聋患者;我国每年新增约 3 万例新生聋儿,其中约 60% 与遗传因素有关。耳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大致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先天性耳聋案例中,遗传因素导致的病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遗传性耳聋的原因相对清晰,因此在基因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耳聋基因治疗正是我们团队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有望实现耳聋治疗重大突破的关键方向。至今为止,科学家已经识别出超过200种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针对 VGLUT3、GJB2、GJB6、KCNQ1、PJVK、TMC1、OTOF、STRC、SYNE4、MYO6、KCNQ4、PCDH15、ATP2B2 等致聋基因,研发了有效的基因治疗策略。

梅斯医学:从开始研究耳聋基因治疗到现在,您的团队是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关键的突破点?

王天奇博士:针对OTOF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患者,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革命性治疗方法。2022年,我们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种针对OTOF基因缺陷的创新基因疗法。同年12月,该疗法首次应用于人体,并于次年的10月份发布了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耐受性和安全性好,且成功纠正患儿听力。这一成就标志着世界上首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自那时起,全球范围内的多个研究机构纷纷加入到了耳聋基因治疗的研究行列当中。当前阶段,中国、欧洲以及美国共有四家企业正在开展相关临床试验。这些研究均显示出积极的疗效反馈,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副作用出现。

OTOF基因编码一种名为otoferl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内耳毛细胞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声音信号向听觉神经传递的过程中。当OTOF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otoferlin蛋白的功能障碍或缺失,从而引发严重的听力损失。然而,在针对OTOF基因进行基因治疗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该基因较大,其全长约为6kb。我们采用的基因疗法是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进行基因置换。然而,AAV载体的有效载荷只有约4.7kb,这超出了单个AAV载体的递送上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双AAV递送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将OTOF基因一分为二,分别用两个AAV载体递送,然后在细胞内重组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这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是首次利用双AAV载体实现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并产生疗效的策略。

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了许多其他困难。例如,如何确定将OTOF基因分成两部分的具体位点,以及如何确保这两个部分在细胞内正确重组并发挥功能。此外,还需要评估双AAV载体在体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推进OTOF基因疗法进入临床阶段,我们还研发了一种给药装置,通过外耳道将基因治疗药物递送到耳蜗内耳。这包括整个手术路径的设计、药物给药方式的优化,以及临床前筛选和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的制定。

梅斯医学:未来,耳聋基因治疗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您关注的热点方向有哪些?

王天奇博士: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仅占总耳聋病例的大约10%或更少,大多数耳聋情况实际上是由后天因素引发的。对于这类后天性耳聋患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状况。尽管这些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听力,但它们的普及率并不高,部分原因在于长期使用可能会给佩戴者带来不便。

在遗传性耳聋领域,已知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超过200种。然而,在这众多候选基因中,只有OTOF基因的治疗方案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相比之下,针对其他一些较为常见的致病基因(如GJB2、SLC26A4/Pendred综合征相关基因以及TMC1)的研究则仍处于较初级阶段,距离实现临床应用尚需时日。

此外,从基础研究到最终产品上市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不仅需要解决科学和技术上的难题,还要克服监管审批、生产工艺优化及市场推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将实验室里的发现转化为真正能够惠及广大患者的医疗产品,是一条漫长而复杂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将是推动这一领域向前发展的关键。

上一篇: 明晚19:00直播 全民大健康线上医疗交...

下一篇: Arthritis Care Res: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