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Neurochir:华山神外团队采用3D外视镜联合内镜经颞下锁孔入路切除小脑幕脑膜瘤

时间:2025-02-17 12:10: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众所周知,深部脑肿瘤的定位和切除时需要极大的技巧和经验。在这项研究中,医生们成功地通过颞下锁孔入路,仅用了一个小切口就切除了患者的肿瘤。3D外视镜的应用为外科医生提供了精确的组织识别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部牵拉,从而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隐藏的神经区域。这不禁让人感叹,技术的进步能够为患者带来怎样的福音!

2025年2月13日,Acta Neurochirurgica杂志(影响因子1.9,JCR分区Q2)上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脑功能恢复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等团队关于3D外视镜(exoscopic)联合内镜颞下入路切除小脑幕脑膜瘤的报道。

据了解,深部脑肿瘤常被功能区结构包围,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高难度手术。3D外视镜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神经外科微创新范式。

本文作者团队利用3D外视镜和神经内镜的组合,经颞下锁孔入路,成功切除了一个患者的左侧小脑幕脑膜瘤。作者发现,3D外视镜与内镜的结合具有精确识别组织、最小化脑牵拉和增强隐藏区域可视性的优势。

图1,如何操作:结合 3D 外视镜和内镜的颞下入路切除小脑幕脑膜瘤。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照片及术后影像学检查。A-D 术前 CT 和 MRI 显示左侧小脑幕脑膜瘤位于颞叶内侧。E-F CTA 和 MRV 未见异常血管。G 采用仰卧位,头部向右旋转 60 度。H 采用颞下入路切除肿瘤。I 抬高颞叶,可见左侧小脑幕边缘。J 正在切除肿瘤。K 肿瘤一小部分残留并附着于大脑后动脉。L 内镜视图,岩斜韧带的探查显示大脑后动脉及周围神经均完好无损。M-O 术后 CT 和 MRI 显示肿瘤切除后过薄,在术后影像中无法观察到。

在一次常规体检中,一名70岁女性的CT和MRI显示,颞叶内侧一个起源于小脑幕的3.0 cm增强包块,靠近脑干(图1A-D)。CTA和MRV未见异常血管(图1E-F)。术者团队计划对该患者实施颞下锁孔入路。

抬高颞叶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为减少组织牵拉,保护Labbé静脉,术前腰大池引流30 ~ 40 mL。患者应仰卧,头部向后倾斜。这种头部体位利用了对脑组织的引力,有助于颞叶与颅底的分离,减少术中牵引力(图1G)。

锁孔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局限性。虽然根治性颅底入路已经建立,但广泛切除颅外隔室并不总是必要的。锁孔手术的优势是到病变直接路径更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未受影响的区域。

原始出处:

Zhang L, Zhang J, Fu M, Yu G, Hua W. How I do it: Tentorial meningioma resection with combination of 3D exoscope and endoscope via subtemporal approach. Acta Neurochir (Wien). 2025 Feb 13;167(1):44. doi: 10.1007/s00701-025-06456-0. PMID: 39945905.

上一篇: 肉毒毒素新适应症获批:死磕颈阔肌

下一篇: 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分析B-ALL异基因移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