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问汉教授: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肿瘤切除,精准与稳定的现代外科革命 | 第八届腹膜后肿瘤大会

时间:2025-03-04 12:09: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肿瘤切除因其精准度及稳定性高、节省成本等优势而受到关注。多项研究证明腹膜后机器人辅助手术安全有效。

近期,在第八届腹膜后肿瘤大会暨2025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暨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血管与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圆满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吴问汉教授分享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在毗邻大血管腹膜后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梅斯医学:您能介绍下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腹膜后肿瘤切除中的具体应用吗?

吴问汉教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已成为现代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处理复杂且位置特殊的腹膜后肿瘤时,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其独特的机械优势和先进的医学技术相结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灵活性。早期,机器人辅助手术主要应用于较小尺寸的肿瘤切除。然而,随着外科医生对手术系统的熟练掌握及人机协作模式的不断优化,现在能够安全有效地切除直径达到8-10公分的腹膜后肿瘤。这种进步不仅扩大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范围,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梅斯医学: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是否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的恢复期有哪些显著变化?例如,住院时间、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方面。

吴问汉教授:现代微创手术的理念已超越了单纯追求切口微小化的阶段,更加注重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创伤的最小化。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手术切口的大小上,还涵盖了术中操作的精准度、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的速度等多个方面。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机器人辅助手术,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

尽管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技术都实现了通过微小切口进行手术介入,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虽然能够减少传统开腹手术的大切口创伤,但由于其器械灵活性有限,对于复杂解剖结构的操作存在一定挑战。相比之下,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凭借其高清晰度的三维视野、灵活的机械臂以及精细的操作能力,能够在腹腔内实现更为复杂的操作。

从手术时间来看,机器人辅助技术并不一定显著缩短时间,但由于其操作更加精准,可能需要在精细操作上花费更多时间。然而,从整体效果来看,机器人辅助技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在术后疼痛管理和伤口并发症方面,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显著优势。

梅斯医学: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腹膜后肿瘤切除中最常见的技术难点是什么?针对这些难点,目前有哪些有效的应对策略或创新技术?

吴问汉教授:机器人辅助技术在现代外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解剖结构和精细操作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然而,机器人辅助手术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局限性。

机器人辅助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局部放大功能,通常可以提供8-10倍的放大倍数。这种高分辨率的三维视野使得局部解剖结构更加清晰可见,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精确度。然而,这种高度放大的视角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即视野范围相对狭窄。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术前需要进行多方位的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及详细的临床评估,以全面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完整切除肿瘤。

此外,机器人辅助技术机械臂的灵活性受限。尽管机器人辅助技术的设计允许高度灵活的操作,但在面对较大或位置较弥漫的肿瘤时,机械臂的移动范围可能受到限制,导致视觉死角,影响肿瘤的充分显露。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机器人系统缺乏力反馈功能,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依赖经验来判断组织的张力和触感,这可能导致对肿瘤的过度牵拉,增加手术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的策略之一是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例如,选择直径小于8-10公分且位置相对局限的肿瘤进行机器人辅助手术,这样可以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该技术的优势。此外,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即使在缺乏力反馈的情况下,术者也能通过机械传导感知到细微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手术过程。

上一篇: Metabolism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

下一篇: 老年女性,右肺上叶占位,诊断考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