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治疗流程与一般处理(24年心衰指南版)

时间:2025-03-14 12:08: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急性心衰治疗的目标 

急性心衰治疗目标为:

  • 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低氧,维护脏器灌注和功能,减少对脏器的损伤

  • 纠正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 改善急性心衰症状,解除淤血

  • 预防血栓栓塞

  • 避免早期再次入院,避免心衰加重

  • 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这些目标是逐层递进的,首先是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基础目标),然后纠正病因和改善症状(进阶目标),最终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的终极目标。

急性心衰治疗的原则 

2024版心力衰竭指南中,急性心衰治疗原则概括为三点:

  1.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2. 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3. 积极治疗诱因和病因

不管是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方法,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三个治疗原则展开的。

临床提示: 急性心衰患者多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治疗有时需权衡利弊。在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同时,需警惕治疗引起的肾功能恶化和电解质紊乱。

急性心衰的治疗流程 

对于疑诊急性心衰的患者,应尽量缩短确诊及开始治疗的时间,在完善检查的同时即应开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具体流程如下:

1. 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首先评估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是否稳定,重点排查有无心源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如果存在心原性休克或呼吸衰竭,需尽早提供循环支持和(或)通气支持。

  • 心源性休克的表现: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低心排出量、外周组织低灌注(皮肤湿冷、少尿<0.5ml·kg^-1·h^-1、意识状态改变)、代谢性酸中毒、乳酸升高(>2mmol/L)

  • 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SpO₂<90%、PaO₂<60mmHg、呼吸频率>25次/min

2. 识别并排除威胁生命的临床情况

如果呼吸和循环暂时稳定,下一步是排查有无合并其他需要优先处理的急危重症情况: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高血压急症

  • 严重心律失常

  • 心脏急性机械并发症

  • 急性肺栓塞

  • 重症感染

  • 心脏压塞

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应按照相关指南优先处理。

临床提示: 急性心衰的诱因往往决定了治疗方向。例如,ACS引起的急性心衰需尽早冠脉再通,高血压危象导致的急性心衰需紧急降压,心律失常导致的急性心衰需控制心室率或恢复窦性心律。找到并处理诱因常常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图片图源:2021年ESC指南

3.急性心衰的一般处理

急性心衰的初步处理措施应迅速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位调整

静息时呼吸困难明显者,应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这种简单的措施往往能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感。

2. 氧疗

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应常规吸氧。当SpO₂<90%或PaO₂<60mmHg时应给予氧疗,使患者SpO₂≥95%(伴COPD者SpO₂>90%)(I类,C级证据)。氧疗方式包括:

鼻导管吸氧:低氧流量(1-2L/min)开始,若无CO₂潴留,可采用高流量给氧(6-8L/min)

面罩吸氧:适用于伴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

3. 镇静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IIb类,B级证据),急性肺水肿患者可谨慎使用。需密切观察疗效和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是较为安全的抗焦虑和镇静剂。

4. 根据临床分型选择治疗策略

如果不合并其他需要优先处理的急危重症情况,则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干湿"和"冷暖")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图片

急性心衰的鉴别诊断 

急性心衰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与多种疾病相似,需要仔细鉴别:

  1. 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肺炎、肺栓塞等也可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

    • 鉴别要点:听诊(干、湿啰音vs哮鸣音)、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BNP/NT-proBNP

  2. 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伴发或导致急性心衰

    • 鉴别要点:胸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标志物升高

  3. 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表现为水钠潴留和水肿

    • 鉴别要点:尿量减少先于水肿出现,BNP/NT-proBNP较低

  4. 肝硬化腹水:可表现为水肿和腹水

    • 鉴别要点:肝脏相关症状体征,心脏功能评估正常

临床提示: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利钠肽检测(BNP/NT-proBNP)和床旁超声心动图是两个快速有效的辅助手段。BNP<100ng/L或NT-proBNP<300ng/L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而肺部B线增多、左室收缩功能减弱或左房增大等超声表现则支持急性心衰诊断。

总结 

对于疑诊急性心衰的患者,治疗流程包括:

  1. 评估是否需要循环和呼吸支持

  2. 排除有无合并其他急危重症情况

  3. 根据临床评估(如是否存在淤血和低灌注),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急性心衰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选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前,...

下一篇: JASN: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杰/关海霞团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