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宫宴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宴会,席间会有司乐局特意编排的歌舞表演,还会根据百官一年的表现分别赏赐,一般要持续差不多两个时辰才会结束,因此申时末,宫人就开始引导大家进入朝陵殿等待宴会开始。
李萧寒和林月的位置被安排在睿亲王和王妃旁边,对面坐的是齐王。
齐王是静娴太妃所出,虽然不是太后生的,与孝昭帝也是手足兄弟,而且齐王并非闲散王爷,他的封地在西北苦寒之地,拥兵近十万,也打了大大小小不少战役,在百姓中的声望很高,很多人进殿后看到李萧寒和林月的位置,都不免在心底嘀咕一番。
李萧寒的确屡立奇功,但封他做个异姓侯已经很不错了,如何能与齐王相提并论?
很快所有人都落了座,不多时,皇子公主们也陆陆续续到来,最后孝昭帝和太后才带着皇后和两位贵妃缓步而来。
司殿太监高声通禀,殿里所有人都起身行礼,原本在殿中伺候的宫人全都跪下叩拜。
容父只是个芝麻官,没机会进宫参加宫宴,上次中秋宴是林月第一次进宫,但那次算是皇家家宴,没有今天这么正式,林月还没有多紧张,这会儿听着所有人的齐声呼喊,再看着孝昭帝那一身黄澄澄的龙袍上栩栩如生的金龙,林月不觉寒毛倒竖。
帝后同座,太后的座位与他们的并列,两位贵妃则坐在帝后侧后方的位置,一行人在高台上落座,孝昭帝发话让众人落座,等礼官宣读完祭天礼词,宴席才算正式开始。
齐王虽然不是太后亲生,但太后对他还是表现得很亲厚,方方面面都关心了一番,齐王一一应答,并不疏离,也不过分亲近。
闲聊结束,太后突然发问:“今日的座位是谁安排的?”
宫中规矩森严,这除夕宫宴更是马虎不得,听到太后发问,礼部尚书徐粲立刻出列:“回太后,今日寿宴的座位是下官和礼部的几位同僚一起商定的。”
寻常人家宴请都知道这宾客座位如何布置是门高深的学问,徐粲更是深谙此道,一般这种大型宴会都会商议好几天提前把座位定下来呈到御前过目,也就是说,眼下所有人的座位都是孝昭帝首肯了的。
但陛下一人要日理万机lvz,对这种小事看得不仔细也很正常,所以一旦安排出错,承担责任的,还是负责组织宴席的官员。
太后温温和和的发问:“齐王这些年一直在封地驻守,许久未曾在瀚京露面,今年难得有时间回京,礼部就是如此对待他的?”
语气虽然温和,背后却满满的都是责问。
徐粲跪下,说:“齐王殿下回京,下官先是带人到城外驿站迎接,此后亦是处处依照齐王殿下的喜好细致安排,委实不知何处慢待了殿下。”
太后不说话了,目光随意的在席间扫了一圈。
太后的身份虽然尊贵,但这些事并不在她的掌管范围内,只能由太后背后的势力来问,果然,片刻后,刑部一位张大人就起身说:“下官斗胆提醒徐大人,今日宴席的坐席安排对齐王殿下委实有些冒犯,齐王殿下乃皇室宗亲,又镇守边疆多年,为昭陵付出了许多,徐大人让晋安侯坐在齐王对面,可是觉得晋安侯能与齐王殿下平起平坐?”
张大人并未直接说李萧寒不好,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明显,李萧寒是有功,但功高不至于此。
徐粲不给张大人和稀泥的机会,直接挑明:“依张大人高见,晋安侯何处比不上齐王殿下?”
张大人一时噎住,倒不是说不出来,而是不敢说。
李萧寒的身手、战功都比齐王高,唯有出身这一条,比不上齐王,但百官之中,出身寒门的不少,若李萧寒因为出身就要低齐王一等,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张大人沉默,薛恒适时说:“皇叔用兵如神,这些年让手下的人绘制各地的地形图,还写了许多兵书,更在军中不断改进兵械,依我看,这战功也不一定是要比谁打仗的次数多吧?”
薛恒开了口,凤佑麟立刻搭腔说:“是这个理,这逞一人之能不算强,要手下都是精兵强将才算强。”
两人一唱一和,立刻有不少大臣表示认同。
谢青松只是在翰林院供职,位置没有和李萧寒挨着,而是被安排在靠近殿门的角落,刚开始还能看到前面的情况,后面人一多就只能看到攒动的人头。
这会儿听到有人质疑李萧寒,谢青松刚想站起来帮李萧寒说话,姜氏拉住他的袖子,不安的摇了摇头。
姜氏眼底满是惊慌害怕,谢青松一顿,犹豫起来。
晋安侯府在瀚京没有根基,这些东西就算争赢了也没用,反倒会结下许多仇家,谢青松虽然有文人风骨,到瀚京四年,也被打磨的和之前不大一样了。
谢青松在犹豫,这时一道清润的声音响起:“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据我所知,晋安侯在军中时,带领手下将士摸索出了数十种适合边关地形的作战方法,在他的训练之下,昭陵拥有了上百位百步穿杨的将士,他还带领将士开垦荒地,挖渠灌溉,桩桩件件,哪样不是在造福后世?”
说话的是沈瑾修,他和薛恒都跌下马,薛恒伤了腿,他则伤了头,这会儿额头缠裹着纱布,坐在席间格外惹眼。
沈瑾修一开口,薛恒就沉了脸,这人看来是真的跟他杠上了。
凤佑麟含着金汤匙长大,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用的是从何而来,更不知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听完沈瑾修所言,觉得自己抓到了李萧寒的把柄,大声说:“种地是那些农户的事,拿着朝廷的军饷却让军中将士把农户的活干了,这不是不务正业么,难道晋安侯是靠种地打的胜仗?”
说到最后,凤佑麟嘲讽的笑出声来。
有不少世家子弟也想跟着笑,却听到李萧寒用清清冷冷的声音回答:“本侯的确是靠种地打的胜仗。”
第63章怎么不笑了?
李萧寒开了口,这些世家子弟的笑声越发放肆,却有一些人变了脸色。
凤佑麟觉得李萧寒的回答很是滑稽,笑着问沈瑾修:“沈三少爷方才说晋安侯研究了很多因地制宜的作战方法,不会也包括种地这一条吧?”
如果靠种地就能打赢胜仗,那还要武将做什么,所有人都去种地好了。
沈瑾修皱眉,还没来得及回答,齐王开口说:“边关风沙大,农事并不发达,本王也带手下将士开过荒,可惜并未种出多少粮食。”
殿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齐王随意扫了一眼,最后看着凤佑麟问:“怎么不笑了?”
齐王比孝昭帝小七岁,今年才三十五,正值壮年,他常年在边关征伐,皮肤比睿亲王和孝昭帝要黑一些,但体魄更健硕,锋眉微抬,凛冽的肃杀之气便扑面而来。
凤佑麟心里打了个突,底气不足的问:“皇叔,朝廷每年不是都拨了很多粮饷到军里么,怎么还要军中将士种地呀?”
“你知道昭陵有多少人种地,一年能产出多少粮食吗?你知道遭遇干旱、洪涝这样的天灾之后,粮食收成还能剩下多少吗?”
这些问题凤佑麟从来没有想过,也根本不需要去想,朝廷养了那么多文武大臣,这是他们该考虑的问题。
凤佑麟满铝驺不在乎的说:“皇叔,我刚刚是在帮你说话,你凶我做什么呀?”
太后心疼凤佑麟,立刻说:“麟儿还小,便是有失言之处,你这个做皇叔的也包容一下。”
齐王并不认同太后的说法,绷着脸说:“如果本王没有记错,他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晋安侯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封了校尉,母后觉得他还要到多少岁才算长大?”
齐王拿李萧寒和凤佑麟做对比,太后顿时就不开心了,齐王全当没有看到太后的脸色,继续说:“晋安侯在边关戍守十二年,立下战功无数,这些年陆陆续续死在敌寇手中的将士足有十万之众,若有人敢说晋安侯今日不配坐在本王对面,先问问那十万将士的亡魂答不答应!”
齐王中气十足,声音在偌大的朝陵殿盘旋,似是为了与他的话呼应,朝陵殿外夜风乍起,门窗被风拍得啪啪作响,远处还隐隐有呜咽声传来,似乎是那些将士的亡魂在为李萧寒表达抗议不满。
太后被怼得哑口无言,那些想在太后面前露脸出头的官员也都不敢再说话。
满座寂静,孝昭帝在这个时候出来打圆场:“老三,今日是除夕,不是战场练兵,你太严肃了,你这么多年都没在瀚京,母后也是担心你会受委屈。”
孝昭帝开口劝和,齐王没有跟他唱反调,向太后认了错,司乐局的人很有眼力见的上前表演节目,气氛缓和下来。
但不少人心里都有不好的预感,齐王这次回京,怕是会有大动作。
接下来一切顺利,最后还有烟花表演。
负责做烟花的匠人花了很多心思,烟花升的很高,炸开后很大一朵,几乎把整个皇宫都照亮了,火星四散着落下,绝美却又转瞬消逝。
林月之前只在宫外远远看过这样的场景,如今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只觉得震撼,正看得出神,肩膀突然被撞了一下,眼看要摔倒,腰上一紧,李萧寒把她捞了回来。
烟花的光芒正好消逝,周围陷入黑暗,林月看不到是谁撞的自己,下一刻,烟花再升起,李萧寒的脸庞被照亮。
他看不到烟花有多绚烂,周遭的喧闹都与他无关,他的下颚紧紧绷着,和这漫无边际的夜一样黑,谁也不知道他这个时候在想什么。
今晚没有宵禁,烟花表演后,所有人陆陆续续出宫回家,街上仍是灯火通明。
不想跟人挤,林月和李萧寒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出宫。
谢青松和姜氏出来的早一些,迟迟等不到他们,就先回家了。
林月刚被李萧寒托着上了马车,沈瑾修就策马来到马车旁。
御史府的车马也已经离开,沈瑾修应该是专程在这儿等他们的。
“见过晋安侯。”
沈瑾修下了马向李萧寒行礼。
这会儿月亮被乌云挡住,只有马车上挂的灯笼照出一点儿光亮,李萧寒和沈瑾修面对面站在光晕里,两人的神情却都叫人看不太清楚。
林月只停顿了下,便进了马车。
沈瑾修温和的声音自外面传来:“我听舍妹说,今日在校场薛家小姐说了一些惹人误会的话,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当面向晋安侯澄清一下。”
李萧寒没有回应,沈瑾修等了片刻继续说:“我对晋安侯夫人的确有倾慕之情,但夫人向来克己守礼,我们从未私自碰面,更没有做过任何越矩之事,夫人选择嫁给侯爷,说明我与夫人有缘无分,我会把前尘往事忘却,还请侯爷珍重夫人,莫要勿信谗言。”
相关Tags: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