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产值将达7000亿元,企业呼吁政策支持
时间:2019-11-10 16:27: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起身、坐下、直立、行走等动作,都由机器人带动患者执行,而且患者佩戴机器人后几乎感觉不到重量。这是第一财经记者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看到的一款来自俄罗斯的康复机器人。
这款康复机器人适用卒中、脊髓损伤、脑损伤等患者并帮助他们改善下肢运动障碍。“我们期望今后机器人实现国产化,并为更多下肢障碍患者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爱布(上海)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技术支持部工程师曹毅告诉记者。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大致为4063万人,预计2030~2050年将达到9000多万,这还不包括持牌残疾人和因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3000余万人士。
新兴技术不断融入
上述提到的外骨骼机器人,就是康复器械搭载智能下的产品。其中的外骨骼康复助行器采用独有的算法,使得设备运动轨迹类似于正常人的脚腕、膝关节角度和以及施加力量程度,并可调整康复方法和训练计划。
“服务机器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康复机器人,此外还有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假肢、智能轮椅等。”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樊瑜波在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与健康大会上说,“将智能融入康复器械产品是大势所趋,它们将体现在康复训练、助行、家务、陪伴、情感交流等多个功能上。”
樊瑜波提到,今年7月,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生物医学工程系贺斌团队开发出了可与大脑无创连接的脑机接口(BCI),通过科学Luke Arm的机械臂,让截肢患者用意念控制机械臂连续、快速运动,从而更好地抓起物体。
本土技术也在不断赶超。一家来自上海的本土科创企业正通过对肌电手势识别技术、传感器控制令义肢体使得其研发的智能机械臂做出开合动作,并不断对用户行为进行学习、进化。
一批具有技术含量的康养产品逐步受到青睐。记者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看到,香港胜记仓集团带来了90多项健康领域的优能产品,包括静脉锁、骨传导助听耳机、睡眠扑满等,前来体验的采购商络绎不绝。
近年来,以医疗器械在册或正在注册的企业情况来看,康复类器械(大致被应用在预防、治疗及康复阶段)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IVD(体外诊断产品)、AI软件和高值耗材。
不过,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000万~4000万元,这与国内制药企业的3亿~4亿元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并有巨大潜力。
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秘书长毛勇预计,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总产值将从2015年的4300亿发展到到2020年7000亿,其中长三角地区无论是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博览会的程度,都远大于京津冀、珠三角。
挑战与瓶颈并存
樊瑜波说,目前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有两方面力量,一是需求拉动,另一是政策推动。但问题也有很多,比如现有的一些智能康复辅具缺乏质量鉴定、标准制定;医工交叉(临床需求为导向,结合技术研究方法)不足造成产品临床验证和用户体验不佳,更为关键的是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缺乏创新。
“应该从引进来、走出去两方面看待康复辅助器具发展。”毛勇说,“一方面,引进来是要多开展合作并利用好国际先进的技术优势,同时注重营商环境与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走出去要注重全球销售网络的建立,中低端产品品质也要进一步加强,工匠精神需要鼓励。”
费用也是一个问题。上海傲意科技总经理倪华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我们单台义肢的价格10万左右,约为国外同类项产品的1/4-1/3。但买得起的残疾人士毕竟是少数,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民政和残联部门也无法贴补如此高的费用。”
倪华良说,“虽然有张江火炬等股东投资,但我们的资金仅够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降低生产和分摊研发成本、备货、渠道拓展等,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同时,我们做的项目天然服务于购买力水平不足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关注。”
目前,江苏、安徽、内蒙古已将部分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纳入了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等地也在积极推动。国家药监局也在新修订发布的《医药器械分类目录》中,将医用康复辅具单独设置为第19子目录,这一做法明确了康复辅助器具类医疗器械的界定范围,且对其按照医疗器械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监管。
记者从国家民政部门了解到,康复辅助器具也被应用在了社区共享、产业促进等领域。
比如,作为国家13个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试点之一,成都金堂县已经配有由互邦医疗器械在租赁服务站点投放的52个“租赁共享桩”和48台轮椅。2019年以来共为全县老年人、残疾人、伤病员线下提供轮椅租赁5287人次。
同时,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徐建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河北石家庄、秦皇岛及山东烟台、泰安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我们制定了30项政策支持清单,并通过设立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方式促进技术研发、企业落户。”
责编:刘展超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