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级以上地震震后30秒可发布
时间:2019-11-15 03:21: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昨日(11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市地震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推进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中表示,建设韧性城市,本市应对自然灾害已经从之前的“硬扛”变为“以柔克刚”。目前,北京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0级以上,定位精度优于3千米,震后30秒发布自动报告。
抗震设防提升
在止损基础上保证社会体系正常运转
据介绍,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灾害事件发生时,韧性城市能够及时感知、快速应对、迅速恢复,保持城市基本正常运行,并通过自我调节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针对北京,孙建中指出,鉴于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的特性,同时呈现出链式效应、蝴蝶效应、放大效应,北京的韧性城市建设主要考虑的是地震风险下的韧性城市建设,也就是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孙建中表示,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地震环境与影响认知提升、工程韧性提升、社会韧性提升、制度韧性提升和地震韧性水平评估等五大方面,几乎涵盖了整个防震减灾业务体系的内容。
孙建中强调,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给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理念和策略带来了新变化,由过去的“硬扛”转变为“以柔克刚”,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工程抗御转变为了整个城市系统的抗御。“过去我们的抗震设防主要是解决损失问题,包括生命损失、财产损失等。韧性城市的要求更高,在止损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有效的供给,这实际上就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也要做到高质量发展。”孙建中透露,下一步将加强北京地区大震风险源探测和精细区划,通过升级换代,尽快形成地震预警和超快速报能力、震情快速研判能力和灾情快速获取能力,加快构建本市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副中心韧性城市试点建设,为逐步在全市层面开展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积累更多的技术和经验。
建成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
地震监测台网体系
地震环境与影响认知主要是识别地震风险源,评估城市地震脆弱性。本市主要开展了强震风险源探测与评估、强震风险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三方面工作,建成了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地震监测台网体系,正在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北京分项目。孙建中表示,目前北京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0级以上,定位精度优于3千米,震后30秒发布自动报告、5-8分钟发布正式报告,1小时内提供仪器地震烈度分布图。“一般情形下,地震达到2.0级以上我们才能够感觉到,1.0级的监控能力有利于让民众迅速知情,同时可迅速为抗震救灾指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建成168处应急避难场所
可容纳300多万人
社会韧性建设主要指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对和适应灾害的能力,强调备灾救灾系统的完备和防震减灾意识的提升。目前,本市已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168处,总面积2200万平方米,可容纳300多万人,构建起市、区两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覆盖全市的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意识方面,创建了13所国家级、48所市级、171所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教育走进更多校园。此外,本市推动出台《北京市地震安全韧性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建筑工程地震安全韧性设计规范》等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地震巨灾保险制度,以促进城市工程韧性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