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与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3-07-18 23:17: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损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前胸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自卑、抑郁等不良的负面情绪以及社交障碍。
痤疮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遗传、环境、激素水平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炎症、皮脂分泌增加等。随着对痤疮研究的不断深入,激素水平异常这一主要病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性激素及其受体与痤疮
雄激素与痤疮:
雄激素是来源于性腺和肾上腺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包括雄激素前体和具有活性的雄激素。雄激素前体包括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具有活性的雄激素则包括:睾酮和二氢睾酮。皮脂腺作为人类皮肤中激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具有加工合成雄激素的作用。在人皮肤中,雄激素前体在皮肤类固醇生成酶的作用下生成具有活性的雄激素-睾酮,在5a-还原酶的进一步代谢作用下转化为更具活性的二氢睾酮。皮脂腺细胞产生的雄激素受体与二氢睾酮结合,刺激皮脂腺增生,从而分泌更多浓稠的皮脂。当皮脂分泌过多时,堵塞皮脂排泄通道,从而引起痤疮的发生。
雄激素受体与痤疮:
皮肤作为雄激素最重要的靶器官,雄激素受体在许多皮肤细胞中均有表达,特别是在皮脂腺细胞中。雄激素受体引起痤疮的机制可能是雄激素受体增加了痤疮患者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活性,促进痤疮的发生和发展。
除此之外,雄激素受体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以及增加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反应能力,从而导致痤疮加重。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发现,基因位点11p11.2与雄激素受体的敏感性和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患有严重痤疮的美国青少年中,8号染色体q14片段内雄激素受体的增加与myc基因相关。因此,除了与雄激素受体有关外,痤疮还与遗传相关。
雌激素与痤疮:
雌激素包括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二醇由雄激素转化而来,其生物活性在所有雌激素中是最强的。与雄激素不同,高雌激素水平可以减少皮脂腺分泌,对痤疮有治疗作用。有研究者将经前期痤疮是否加重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经前期痤疮加重的患者组中血清雌二醇含量较不加重患者组显著减少,推测这可能因经前期患者黄体功能不全所致。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类患者中也存在着月经周期缩短等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另外,也有研究者发现痤疮的发生与患者卵巢发育不完善,导致雌二醇分泌减少有关,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卵巢发育日趋完善,痤疮便可自行缓解或自愈。
孕激素与痤疮:
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以孕酮为主。有研究者发现,孕酮可能作用于皮脂腺及角质形成细胞,可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和细胞增殖,导致痤疮加重。因此,孕酮与痤疮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
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痤疮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的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调节糖原、脂肪、蛋白质代谢等生物学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化学结构与胰岛素原类似,具有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等作用。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2,IGF-2)两种亚型,但 IGF-2与IGF-1相比作用较弱。
研究发现,痤疮患者血浆中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认为血浆中IGF-1浓度与痤疮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性激素结合蛋白和IGF-1结合蛋白水平降低,促进了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和IGF-1对皮脂腺角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从而促进痤疮的发生和加重痤疮的病情。
另外,IGF-1还增强了5α-还原酶的活性,促进二氢睾酮的生成,促进痤疮的发生。核转录因子FoxO1能够抑制脂肪生成,且可以阻止雄激素受体的反式激活。高水平的胰岛素及IGF-1能减弱FoxO1的抑制作用,使其对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的拮抗作用减弱,导致脂质合成增加,诱发痤疮。已有研究证实,使用高剂量的IGF-1治疗的侏儒综合征患者中会导致痤疮的出现和雄激素过多症,但使用适当剂量的IGF-1治疗的患者则没有出现相关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痤疮的发生与加重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有研究发现,并发胰岛素抵抗的痤疮患者痤疮严重程度显著升高,以前胸/上背部为甚,推测可能的原因除了与高胰岛素水平刺激毛囊皮脂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发痤疮有关外,还可能与痤疮和胰岛素抵抗有共同的信号通路有关。
泌乳素与痤疮
泌乳素是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又叫催乳素。相关研究显示,痤疮患者血清中泌乳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据报道,在人类皮脂腺和外根鞘角质形成细胞基因水平上有泌乳素受体蛋白质表达。一项体外研究表明,泌乳素可以增加皮脂腺的大小和脂量,同时能刺激外周皮脂腺细胞的增殖。由此推测泌乳素可能与痤疮的发生有关。但血清泌乳素浓度具有性别差异,即非妊娠期女性正常血清泌乳素浓度为10~25ng/ml,男性正常血清泌乳素浓度为5~10ng/ml。
有研究发现,临床中高泌乳素水平对痤疮影响仅在女性患者中体现,并受月经周期的影响。在女性怀孕期间,泌乳素水平会在短期内达到峰值,并在生产后其水平明显下降。而在男性患者中,高泌乳素血症则表现为体毛减少,剃须频率减少等。因此,目前针对泌乳素与痤疮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糖皮质激素与痤疮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最终产物。具有抑制免疫反应、抗炎等作用。当受到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作用于垂体,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分泌活动,ACTH进一步作用于肾上腺,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一系列的抗炎、免疫抑制等活动。有研究表明,ACTH作用于大鼠之后,会导致大鼠皮脂腺增大,引起皮脂排泄增加。不仅如此,在被切除肾上腺的大鼠中也有类似表现。另外,研究发现,CRH在痤疮患者的皮脂腺细胞的表达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加。CRH作用于SZ95细胞时,可以诱导脂质合成,刺激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1促炎因子的释放。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CRH可以明显增加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mRNA表达水平,促进雄激素的合成。在重度炎症性痤疮患者中,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症状。在口服异维A酸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中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反应性痤疮,即皮损加重的情况,可给予患者短期使用激素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皮损的炎症状态。但是不恰当地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重痤疮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或者诱发痤疮的发生。长期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痤疮的发生率高达55.8%。由此可见,痤疮的发生发展与糖皮质激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甲状腺激素与痤疮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而来,有加速糖、脂肪的代谢及促进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Vergou等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痤疮的成年女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4、游离T3、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值以及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均无显著差异。Ozlem等的研究也发现,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超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这与Vergou等的研究一致。
有研究发现,在甲状腺被切除的大鼠中皮脂腺分泌减少。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女性患者中,左甲状腺素可以部分恢复皮脂腺的正常分泌,而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导致皮脂腺分泌显著增加,但这些反应尚未在男性患者中得到体现,推测可能是男性皮脂腺分泌还受到雄激素等其他激素的影响。
胃泌素与痤疮
胃泌素是一种胃肠激素,也叫促胃液素,主要由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中的G细胞分泌。有研究表明,胃泌素不仅有促进脂肪生成、细胞增殖等作用,还有抗炎作用。已有研究证实,胃泌素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且胃泌素水平与很多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胰腺炎、结肠炎等)的严重程度有明确相关性,推测痤疮除了与性激素、皮脂分泌、毛囊角化过度等有关外,还与胃泌素水平下降导致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抗炎作用降低有关。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与痤疮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总共5种,除黑色素皮质素受体3外,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黑色素皮质素受体2、黑色素皮质素受体4和黑色素皮质素受体5在皮肤中均有表达,同雄激素受体一样,黑色素皮质素受体也能增加皮脂腺的活性。
研究发现,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与黑色素皮质素受体5受到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刺激时,会导致皮脂生成增加,相反,应用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与黑色素皮质素受体5拮抗剂会导致皮脂腺体积减小和皮脂分泌减少。由此推测,黑色素皮质素受体与痤疮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小结
随着研究者们对痤疮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激素与痤疮关系密切,各种激素及其受体在不同的代谢环节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痤疮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通过局部或全身性地调节激素水平变化来减少皮脂腺的分泌有望成为治疗痤疮的新思路,为痤疮患者带来更多、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佳佳,汪军邑,何仁颖.痤疮与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3,4(30):50-53.
[2]高诗燕,路永红.痤疮与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9):580-583.
[3]曾文心,曹碧兰.雄激素与痤疮相关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7,39(6):408-411.
[4]周星,李臻臻,仲少敏等.痤疮与性激素及相关疾病的关系[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3):19-22.
[5]冯睿,蒋娟.痤疮的抗雄激素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38(7):483-487.
[6]其他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