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磅!卫健委最新晋升副高政策,大批万年主治有救了!能否晋升要看患者评价,怎么看?继续医学教育重大改革,困于学分的有救了!

时间:2024-11-22 10:02: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卫健委发布最新晋升副高政策,

大批万年主治有救了!

其它省份应赶快向内蒙学习!

近期,各地发布的一些晋升高级职称的政策有了新的变化,或简单或困难,明显开了口子,需要我们去关注。

1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发布了《2024年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一条令人振奋。

在第四条“医师基层服务要求中”,该通知明确表示,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经历。对申报2024年度、2025年度副高级职称评审的执业医师,当年基层卫生服务经历未满1年的,可申请先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审,评审通过后2年内补足基层工作经历,否则不予聘任。

这条政策十分重磅,这意味着即使下基层的服务条件不达标也没事,先去参加评审,等评审通过后再补齐也不迟,怪不得一大批万年主治在网上纷纷直呼晋升副高有救了。

可以说,内蒙此举非常有创新性和借鉴性,内蒙是在基层服务这个晋升标准上第一个撕开口子、率先吃螃蟹的省份。和内蒙作为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其它省份依旧要求晋升前必须要有一年以上,每次连续服务不少于3个月的基层服务硬性要求。

为什么内蒙率先在基层服务要求这一块松开了口子呢?或者是因为这两年医生群体的呼声得到了尊重和回应。

从19年开始,湖南、安徽、山东、陕西、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都开始全面要求,想要晋升副高,必须下基层服务一年。究其缘由,这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留不住专业人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所以需要把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并均衡布局。

想要晋升副高,就必须下基层,但基层不是想下就能下的,有的医生排队等名额等的心都快碎了。

例如,安徽某三甲医院一名医生就表示:“我们医院每年有 30 个基层服务名额,你要先申请,医院会根据科研论文、获奖情况等指标对每个人进行评分,优中选优,评分靠前的,才能拿到下基层的机会。”

湖南株洲另一名医生则表示:“有晋升需求的医生很多,同一个科室一般半年内会给两个下基层服务的名额,但我所在的科室,就有5名主治医生,工作时长都已经符合高级职称的聘任要求,我们一般下基层服务3个月,共计4次,这代表两年内要多次轮流竞争下基层的名额,直到服务期凑够一整年。”

没有下基层的机会,晋升副高又迫在眉睫,这两年很多医生都在呼吁不要再把这个作为硬性条件了。

河南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就表示:“我们神外更可怜,基层就没有多少能做神外复杂手术的医院,所以想下基层都不知道去哪,但是不下基层又没法晋升副高,这个政策目前不太符合实际,能不能先让我们把副高晋升了,等以后有机会、有名额,我们再慢慢补齐下基层的服务?

另外,医生们还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下了基层后,自己的技能发挥得很有限,能够大显身手的只有经验成熟的全科医生

医生下基层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受限于医疗设施不足、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自身机构规模较小等原因,下派到基层的医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一名内科医生就坦言,自己在原单位经常开的药,在基层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有些药物都更新换代多少次了,基层还在用,一时间手足无措,都感觉自己不会看病了。

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辅助科室。横亘在患者需求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病理科医生严英(化名)就表示,其实基层医院的病理标本都会送第三方,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因此自己常常无事可干,下基层下了个寂寞,空浪费时间,你说这有什么意义?

不管怎样,内蒙在下基层方面松开了口子,让一大批万年主治有了晋升机会,其它省份也应该多多学习。

重大喜讯!!!

继续医学教育重大改革,

困于学分的医生有救了!

曾几何时,“您的继续教育学分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无法晋升高级职称”,这句话是多少人的噩梦呀!如今,除了下基层服务,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也迎来了改革,让人心生欢喜。

11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不同以往,此次有两大亮点值得关注,也算是给医护人员松绑了。

文件中规定:不再设置I类和II类学分分类。

关于学分要求,《管理办法》延续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但学分计算方法和标准将得以简化,不再设置I类、II类学分分类,不再对远程、面授学分构成比例做限制性要求,并且按统一标准计算发放,即3小时授予1学分。

众所周知,I类学分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推广项目II类学分则包括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形式。

按照此前规定,I类学分必须达到5-10分,II类学分必须达到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升级,不可跨年累计,这种设置难坏了医护人员,因为很多医护人员获取I类学分的途径极其有限,还有一些医护人员不擅长写论文,获取II类学分也很艰难。这次改革后,不再强求,在获取学分方面,大家或许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另外,文件还规定:“有计划的自学”也能获得学分。

《管理办法》明确了多种可授予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形式,除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及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都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形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列出的“有计划的自学”这种形式比较亮眼,经用人单位综合评估后,每年最多能拿10学分。

另外,“有计划的自学”含义也较为丰富,它指经用人单位批准,制定年度自学计划,基于岗位胜任力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自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参加授课或带教、参与专业考试命题、开展健康宣教、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承担教学和科研课题等。

继续医学教育重大改革,学分不再像以前那么难拿了,对于想要晋升副高的医生来说,真的是重大喜讯!

能否晋升职称还要看患者评价,

你怎么看?

近一个月来正值晋升高级职称的关键期,除了卫健委的改革外,医院方面也设置了一些条件,但实在令人难以评说。

11月16日,江西某三甲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发文表示,医护人员现在评职称还得看患者的评价了,这不是只和业务能力相关吗,怎么又和患者的意见扯在一起了?

她说道:“某地医疗机构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需要患者参与评价,这是改革的创新吗?医生是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服务行业,有些患者要求这样、要求那样,如果没得到满足,就有可能会投诉医生。把患者的评价引入职称评审体系,实在令人惊掉大牙,这合理吗?”

什么?医生评职称还要看患者的评价?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据了解,近期某医院给患者发了一条短信,上面有一系列问卷调查,写着:亲爱的患者您好!请您对您的主诊医生进行评价,该医生今年拟晋升副主任医师,您的评价意见非常宝贵,感谢您的支持。

在相关评论区,IP为江西赣州的一名医生就表示:“把能否晋升副高的权利交给患者,这有点荒唐,在医患纠纷非常明显的当下,患者对医生的评价往往带有偏见,并不怎么客观,如果一个医生非常优秀,就因为患者的一两句坏话就失去了晋升机会,你让我们还怎么干得下去?”

江苏一名肾内科医生则认为:“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难道谁都能拿捏医生了吗?试想,病人想开白蛋白,没有,他就去投诉;病人想开四个月的药,不行,他就去投诉;病人想要个单间,不行,他也去投诉。只要投诉,必然对你没有好的评价,等你想评副主任医师时,一句病人不同意,你就落选了,这是什么人间笑话?

笔者真的无话可说了,这家医院的做法真是破天荒!医院想通过患者评价来完善医生晋升机制,出发点是好的。可现在来看,这种单方面的评价存在太多问题,患者评价受各种因素干扰,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医院不能只看患者评价,还得综合考虑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治疗效果、职业操守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否则,单一患者评价根本不能服众。

总之,近一个月来有关职称晋升的改革有很多,希望医护人员时刻关注。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上一篇: Stroke: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失...

下一篇: 乳腺癌CTIT的早期预防,最新共识这么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