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每6个月阳一次,年内感染2-3或将成为常态!
时间:2023-06-17 23:52: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6月13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第23周疫情情况,6月5日至11日北京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6969例,死亡5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梅毒。好消息是报告发病数连续两周下降。
这是自4月24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7周居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首位。
从现在诸多的研究数据和流行现状来看,新冠没有季节性。随着人体抗体水平的降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每年2-3次感染。
新一波感染浪潮正在进行中
6月7日,《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冠的研究。研究指出,每6个月或将出现一次感染周期,而滚动的感染浪潮会带来出现新变种的风险。目前的激增病例主要是由XBB.1.5引起的,该亚变种于去年8月在印度首次发现。
著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预测,到本月底,每周可能有多达6500万人被感染。这是自去年12月解除封控以来,我国首次出现重大再感染浪潮。中国已经有90%以上的人口接种了新冠疫苗,去年12月的疫情至少感染了85%的人口。但免疫力正在减弱,并且XBB可以逃避疫苗和先前感染产生的抗体保护。尽管XBB没有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但是巨大的感染人数可能会给中国的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北京大学免疫学家曹云龙和他的团队发现,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F.7(我国2022年12月新冠浪潮期间的主要菌株)产生的抗体可以提供大约四个月的保护。由于人们的体内抗体水平的不同,抗体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的时长也有所不同。因此,此次新冠浪潮持续时间可能较长,预测将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由于我国不再公布新冠感染病例数,目前尚不清楚在最新一波中有多少人被感染。然而,北京卫生部门表示,北京报告的新冠病例数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之间翻了两番。曹云龙说,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很难做出估计。但根据他过去的研究,他估计至少有30%的人口可能会在这一波浪潮中再次感染,总计超过4亿人。
未来新冠的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等国家的数据来看,在每个新冠周期之后,新冠浪潮的峰值将会变得更平坦、更伸展,这样的较为平缓的新冠浪潮也会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更是大胆预测,“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疫苗、变异株、重复感染对长新冠的影响
疫苗接种对长期COVID发病率的影响目前尚存争议。一项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在长新冠的发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研究表明,疫苗能够提供部分保护,可使长新冠的风险降低15%~41%。
疫苗接种对已经发展为长新冠综合征的人的症状的影响因人而异,16.7%的患者症状缓解,21.4%的患者症状恶化,其余患者症状不变。
现在,再感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通过了解各种新冠病例,包括第一次感染后完全康复但再感染后发展为长新冠的人的长新冠发病率,以及再感染对已有长新冠的患者的影响,可为未来的政策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早期研究表明,即使在接种了两次疫苗和三次疫苗的人群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后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也会增加,现有文献表明,多重感染可能对 ME/CFS 型表现造成额外的伤害或易感性。
还有早期证据表明,长新冠患者的某些免疫反应,包括保护性抗体水平低和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可能表明对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参考文献:
[1] 2023-06-13北京市卫健委《本周疫情(2023年6月5日至2023年6月11日)》
[2] Ye, Yvaine,China's rolling COVID waves could hit every six months — infecting millions,Nature(IF:43.1) Time:2023-06-07
[3] Davis HE, McCorkell L, Vogel JM, Topol EJ. 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23 Mar;21(3):133-146. doi: 10.1038/s41579-022-00846-2. Epub 2023 Jan 13. Erratum in: Nat Rev Microbiol. 2023 Jun;21(6):408. PMID: 36639608; PMCID: PMC983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