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味精有毒、致癌、脱发、杀精到底是真是假?争论多年的事有答案了

时间:2019-11-19 16:13: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味精有毒、致癌、脱发、杀精到底是真是假?争论多年的事有答案了

曾几何时

味精也是

家家户户可见

增鲜提味的“神器”

而如今

却背负着“有毒”、“致癌”、

“脱发”、“杀精”的罪名

让人们有所畏惧

那么

味精到底

有没有被冤枉呢?

味精真的有毒吗?

20世纪初,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偶然注意到自己喝的海带黄瓜汤味道出奇鲜美,就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手段从海带中提取到一种神奇物质——谷氨酸钠,取名“味の素”。

1920年,中国化学家吴蕴初成功从谷物中提取并制成谷氨酸钠,取名味精。

吃了好多年味精,但近年来很多人都说味精有毒。

然而,在葡萄、番茄、海带等天然食物里都含有谷氨酸钠。而且在我国,味精的制备也大都是以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 提取、精制而成。这些天然食物和谷物无毒无害,那么符合国际标准的谷氨酸钠,自然也是无毒无害的。

此外,味精的前身——谷氨酸,是动植物蛋白的基本成分。而且谷氨酸还是肝脏疾病患者很好的辅助药物,谷氨酸被人体吸收后,与血氨结合成谷酰胺,解除氨的毒害作用,从而保护肝脏。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表示:在现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任何障碍。1999年,我国首次独立完成了味情的长期毒理试验,结论一致,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这些年,味精背的“黑锅”可不止这一个。

味精致癌、杀精、导致脱发?

1、味精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多种试验中,都已证明味精是安全的。

而且味精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进入血液,成为合成蛋白质的“要件”,并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反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关于味精致癌说法不可以相信。

2、味精杀精?

有大鼠实验表明,大量食用味精后,与生育相关的器官中子宫、卵巢、辜丸、前列腺各脏器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未明显中毒性病理改变,而且对体重、摄食、血象、心、肝、 肾功能等十项生化指标及心电图等也均无明显影响。所以,味精杀精的谣言亦不攻自破。

3、味精导致脱发?

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

脱发按病因分类,内分泌性脱发和神经精神性脱发最为普遍。前者是遗传因素和雄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后者病因尚未完全认识清楚,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还有不常见就是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导致的脱发。

鸡精有没有害

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根本原因还是其中有味精的作用。鸡精中约含40%的味精,约含30%食盐,及淀粉、砂糖、香辛料和一些增味剂。

因此,鸡精只是比味精多了一些食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市场上的其他增鲜剂比如酱油、蚝油、鲍汁也开始添加谷氨酸钠。

所以,鸡精也是无毒且不会致癌的,这些增鲜剂只要适量吃都是无害的。

但与食盐一样,味精、鸡精中的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而过量摄入钠则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像控制食盐摄入量一样控制味精。那多少算适量呢?

味精应该怎么吃?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 6g,但是实际摄入量普遍达10g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钠,就会更多。欧盟食品安全局采取100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 30mg,相当于 60 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 1.8 g。

日常饮食中,我们在食用味精时参考以下规则:

1、避免高温。研究表明,当温度过高时,味精就会变为焦谷氨酸钠,虽然无毒,但鲜味也不复在了。

2、避免过量食用。毕竟一些品种的味精中含有不少钠盐。

3、避免重复使用。鱼、蛋、蘑菇和茭白等天然食材本身烹饪过程会同时生成鲜味,无需另加味精调鲜。

所以

味精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友非敌

味精既不会致癌

也不会让你头秃

但要注意的是

一定不要过多食用

有些天然食物也可以起到增鲜的作用

是不需要加味精的

上一篇: 隔壁阳台上有两只哈士奇,发现被偷拍后很生...

下一篇: 原创人在做天在看!他先后抛弃两任老婆,如...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