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Urol Open Sci: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经尿道超声消融术对局部放射性复发前列腺癌的治疗结局
时间:2025-02-20 12:10: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根治性放疗(RT),尤其是外照射放疗(EBRT)结合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仍然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PCa)的基石,与手术并列为主要治疗手段。剂量递增、分割方案以及影像引导技术的进展提高了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尽管如此,局部复发仍然是一个常见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进展为转移性或有症状的疾病。
局部复发的最佳管理策略尚不明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大型前瞻性试验。传统的挽救性治疗,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或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HDRb)再照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冷冻消融,均存在显著毒性且疗效有限。传统影像技术在检测微小转移灶方面敏感性不足,导致由未检测到的转移性疾病引起的复发。
目前,针对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前列腺癌(PCa)的局部挽救治疗所带来的毒性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近日,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Ⅱ期研究,评估了磁共振成像(MRI)引导下的经尿道超声消融术(sTULSA)的治疗结局。
经过根治性放疗后生化复发且经活检证实为PCa的男性患者接受了全腺或部分腺体的sTULSA。研究人员通过MRI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认了前列腺局限性的复发。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为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的安全性和根据12个月时的PSA水平、PSMA PET-CT结果以及MRI靶向活检结果体现的有效性。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功能结局和生存结局。
共有39名患者接受了sTULSA治疗(其中64%为全腺治疗),中位年龄为73岁(IQR:69-77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为3.3 ng/ml(IQR:2-6.2 ng/ml)。三名患者此前曾接受过挽救性治疗,16名患者在入组时正在接受激素治疗,12名患者有经尿道手术史。基线膀胱镜检查发现,18名患者有偶发性尿道狭窄。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IQR:24-55个月),期间56%的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28%的患者发生了重度泌尿生殖系统毒性(Clavien-Dindo分级≥3级或需住院治疗),其中包括三名患者出现耻骨前列腺瘘,两名患者需要接受膀胱切除术。53%的患者保持了无漏尿的控尿能力。在12个月时,89%的患者在靶区未见癌症,中位PSA水平降低了95%(p<0.001)。五年无转移生存率、无失败生存率和无生化复发生存率(95%置信区间)分别为97%(0.93-1.00)、70%(0.54-0.91)和54%(0.31-0.93)。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单臂设计和样本量中等。
患者的生存结局。bRFS是指PSA未升至最低点+2以上的状态,而FFS则是指未出现局部挽救治疗、系统治疗或转移的状态。
这些结果表明,sTULSA对放射性治疗后复发的PCa有效,对大多数患者提供了有效且持久的癌症控制。但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泌尿生殖系统毒性,包括影响排尿功能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这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开展研究,以优化患者选择和治疗参数,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原始出处:
Anttinen M, Mäkelä P, Nurminen P, Pärssinen H, Malaspina S, Sainio T, Högerman M, Taimen P, Blanco Sequeiros R, Boström PJ. Salvag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uided Transurethral Ultrasound Ablation for Localized Radio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 Eur Urol Open Sci. 2024 Dec 5;71:69-77. doi: 10.1016/j.euros.2024.11.001. PMID: 39703741; PMCID: PMC11656090.